中新網四川新聞3月31日電 (記者 徐楊祎)戴德梁行31日對外發布《住房租賃發展研究報告》(簡稱《報告》)。

作為保障性租賃住房40個重點城市之一,成都已經發布了“十四五”期間保障性租賃住房的發展規劃,計劃采取新建、改建、改造、盤活等多種方式,多渠道籌集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30萬套(間),總投資將達到1500億元以上。其中,2021年已完成5萬套(間),2022年計劃籌集建設6萬套(間)。這無疑釋放出未來保障性租賃住房發展將有巨大潛力。
《報告》指出,“十四五”期間,保障性租賃住房是國家重點鼓勵與方向,是我國保障性住房體系新的支柱,將成為房地產與住房租賃領域發展與投資熱點。
同時,戴德梁行針對成都住房租賃市場的研究發現,目前成都新生代群體租賃成交占比增長,使得成都住房租賃市場保持平穩增長。雖市場平均租金價格相比一線城市仍有較大差距,但在整個西南地區成都處于第一梯隊,平均租金可達34元/平方米/月。同時城市熱點區域,如高新區、錦江區等區域,租金價格水平顯著領先其他區域,市場整體呈現較為明顯的不平衡發展態勢。而在保障性租賃住房領域,成都在全國范圍內走在前列,出臺了《關于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實施意見》。在國家政策基礎上,細化相關落地指標,并進行本土化創新,特別強調國企引領和職住平衡,并配套《關于鼓勵國有企業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實施方案》細化政策,通過政策支持,進一步鼓勵國企參與。
戴德梁行華西區策略發展顧問部主管、重慶公司總經理魏曉龍表示,為了讓新市民、年輕人基本住房需求有保障,讓更多的人才選擇成都、扎根成都,保障性租賃用地供應方式呈現多元化趨勢,同時支持土拍中配套建設并無償移交(自持)租賃住房,并鼓勵區(市)縣修建全自持租賃性住房、人才公寓、園區配套住房等。
針對未來發展,戴德梁行對2017年至2021年成都中心城區拍賣出讓土地中,有無償移交租賃住房、自持租賃住房、自持保障性租賃住房要求的土地進行了統計。未來預計三類土地將供應租賃住房總建筑面積達到231.46萬平方米,其中國企競得超過154.74萬平方米,占比達67%。對此,戴德梁行認為以國資帶動、多元主體參與的模式將會成為住房租賃市場重要趨勢。

魏曉龍認為,發展住房租賃,應該跳出傳統租賃的思維,需要站在城市經營的層面,從市場運作、制度建設、法律保障、金融支持等方面,結合城市功能尋求適宜的發展模式。
《報告》顯示,公募REITs也將是未來一大熱點領域。目前包括上海、深圳、廣州等地均出臺各類支持政策,并與銀行等專業機構簽訂合作協議,進行重點項目儲備包裝,力爭探索保障性租賃住房公募REITs發展機遇。戴德梁行認為,成都各級國有企業,也可積極探索公募REITs領域發展,拓展項目融資退出渠道,一方面加強企業資產運營與管理能力,另一方面促進成都住房租賃市場健康有序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