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3月31日電 (劉小莉)3月31日,成都市建圈強鏈重大產業化項目集中簽約儀式在成都天府新城會議中心舉行,現場簽約涵蓋綠色低碳、新型顯示、綠色食品等重點產業鏈的20個項目。其中,郫都區的東材科技、貴州航銳2個項目上臺簽約,協議總投資85.7億元。

今年以來,郫都區通過線上線下對接重點企業106家,與市投促局聯動推進項目洽談15次,簽約引進東材科技、天津聯拓、貴州航銳、北京華納等產業化項目11個。
“在這些項目中,既有支撐強勁的龍頭項目,也有延鏈補鏈的配套項目,不僅能為一季度經濟‘開門紅’提供支撐,更為郫都未來發展蓄積更大勢能。”區投促局局長余茜介紹說。
成績背后,是郫都區深入推進建圈強鏈的不懈努力。
“今年,區投促局牽頭組建了5個產業鏈招商專班,形成‘招商專班+產業牽頭部門+產業功能區+街道(鎮)’的招商工作組織架構,著力電子信息、綠色氫能、現代種業等產業鏈方向開展項目招引。”余茜介紹,一季度郫都區簽約的11個項目,均涉及郫都區的4個產業生態圈和6個產業鏈。
在全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下,一季度攬獲產業化項目11個,總投資131.5億元,足見郫都區產業的集聚力和資金的吸引力。

正如天津聯拓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所言,“我們選擇郫都的原因很簡單,除了看重這里全鏈條的產業門類和高質量發展的肥沃土壤,還看好這里良好的營商環境。”
今年,區投促局牽頭擬定郫都區《促進招商引智優化營商環境行動方案》,明確專班、部門、功能區、街道(鎮)的職能職責,壓實項目招引目標任務。同時,持續查找問題,提升效率,深化政務環境再升級,開展“一網通辦”能力鞏固提升專項行動,依托省一體化平臺,優化再造政務服務事項服務流程,推動實現申請、受理、審查、決定、制證等環節全流程在線辦理。
“招才引智”也是助力發展的“關鍵因素”。一季度,郫都區共引進成都大數據產業技術研究院、食品用酶生物發酵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等高能級創新平臺、頂尖科技創新團隊7支。同時,加強與世邦魏理仕、畢馬威、北方四川商會聯合機構的對接,深入挖掘與郫都區主導產業符合的目標企業或機構,不斷提升項目信息的有效性、優質性。

3月17日,郫都區人民政府與電子科技大學簽訂了推進信息產業發展的校友校地創新發展合作協議。雙方將通過校地合作引培校友雙創及產業化項目、校友科研成果轉化、共建產業引導基金等方式,探索校友校企地協同創新模式。郫都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合作是郫都區推動“雙創基地”向“科創高地”躍升的務實舉措。
郫都區第十五次黨代會提出,未來五年,郫都區將緊緊圍繞“科創高地、錦繡郫都”目標定位,錨定“一心兩廊三片”總體布局,高質量推動轉型發展,高水平創造美好生活。其中,“一心”即科創新城。科創新城規劃建設106平方公里,通過加強鄰近區域聯動,加快科技自主創新步伐,帶動形成科技創新主體活、載體強、生態優的良好態勢,推動“雙創基地”向“科創高地”躍升。
“科創新城管委會成立1個月以來,大家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全情投入到工作中。”科創新城管委會副主任劉旭告訴記者,目前,科創新城重點跟蹤項目39個,總投資額超300億元,投資領域涵蓋電子信息、智能制造、氫能裝備、新經濟和現代服務業等板塊。
當前,郫都區正加快推動形成“七個一”工作機制,推進建圈強鏈取得實績。
一方面,搶抓“東數西算”重大機遇,依托成都智算中心,建設天府數據中心集群。聯合高新西區提升電子信息產業能級,推動翰博高新等項目簽約落地,推動四威、世強等項目加快建設,打造全國知名、特色鮮明的智能制造基地;另一方面,聚焦發展復合調味品、休閑食品主業,加快二十二城、天津聯拓等項目推進;同時,推動“科技+影視”深度融合發展,聚合華為智算中心、電信云平臺核心算力,進一步筑強超高清制作能力,構建數字影視全產業鏈。
“聚焦‘十四五’規劃確定的102項重大工程、地方政府專項債支持方向,今年力爭策劃包裝儲備項目119個,規模1091.2億元。”郫都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充分發揮招商專班的作用,加強以商招商、協會招商、園區運營招商,力爭簽約一批重大項目和高能級項目,力保全年再續精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