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4月8日電 題:成都抗疫中的“她”力量
作者 王皓
清明前夕,成都出現本土確診病例,一場全面阻擊疫情的遭遇戰不期而遇。
核酸檢測作為精準防控的有效手段,是落實“四早”要求的第一道防線,可以盡早發現傳染源并從源頭上控制住疫情傳播。在成都市衛健委統一部署安排下,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為保障疫情防控期間婦女兒童的日常就醫需求,切實保障每一位就診患者及員工的安全,分別于4月2日、5日開展全院全員核酸檢測,同時全力保障院外群眾核酸檢測愿檢盡檢。
為此,有這樣一群人,一直在默默奉獻著,她們不畏艱難,放棄休息,堅守工作崗位,在假日里與疫情拼殺……她們就是成婦兒核酸采樣隊。
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由日月大道中心院區、太升路院區、實業街院區及東城根街院區四個院區組成,四個院區共設有6個核酸采樣點。每當疫情出現或節假日前后,為盡量滿足來院就診患者及市民的核酸檢測需求,核酸采樣點經常需要加派人手,采樣隊員們往往需要加班加點,而這對于她們來說已經成為一種習慣。

本輪疫情出現,正值清明節前夕,核酸采樣任務緊急,工作量大。自4月1日起,采血護理單元護士長李瑛和她的核酸采樣隊員們已經加班加點奮戰多天了。截至4月5日,6個采樣點位,14名核酸采樣隊員、17位采血隊員、護理部調配的6名護理住院總值班,大家輪流值守,共計完成24686份采集樣本。
彝族姑娘阿色姆是位“90后”。3月28日,穿著白色防護服、全副武裝的她,剛剛結束當天核酸采樣工作,突然肚子劇痛昏倒在地。同事們趕緊將她送往醫院急診科,經過簡單治療及檢查,醫生高度懷疑她是腸痙攣。回家休息不到一天,她就主動給護士長李瑛發來短信:“護士長,我身體已基本恢復,沒什么大事,我可以回來上班!”
袁琴作為核酸采樣隊的組長,主動放棄休假,積極配合醫院核酸采樣工作安排,從4月2日起到清明假期結束,一直在加班。6日下午,見到她時,她作為全院核酸采集后備力量的培訓老師,正在為幾位護士做核酸采樣標準化操作的培訓,小小的身體里面仿佛蘊藏著無窮的力量。
清明節前,熊巧的母親因為鼻息肉需要做手術,而她只為此休息了兩天,又匆匆趕回單位上班。她深知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又正值清明假期前后,正是醫院核酸采樣點最忙碌的時候,她心中雖有不舍,但作為一名核酸采樣護士,她義無反顧回到了崗位上來。
劉斌,清明假期前一天,因核酸采集任務驟增,本就延遲下班的她,剛到家不久,就接到護士長支援任務的電話。她二話不說就趕回了醫院,和其他姐妹們一起忙碌到凌晨12點。
在成都婦女兒童醫院核酸采樣隊,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

“因為核酸采樣點風險高、檢測量大,檢測時工作人員需穿上厚實的防護服、戴上隔離面屏,有時一穿就是一整天。為了節約時間同時也避免浪費防護用具,一旦開始工作,為了少上廁所,她們連水都不敢喝。前不久我們核酸采樣隊的一個妹妹,查出了尿酸鹽結晶,其實我們大部分隊員都有這個問題。”說起這些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的姐妹,李瑛既自豪又心疼。
這樣一支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核酸采樣“娘子軍”,聞令而動,履責擔當,已成為常態。她們每一位都是普通的平凡人,在家里她們是媽媽、是妻子、是女兒,但穿上了防護服,她們就是戰士。她們義無反顧堅守在一線,她們是綻放在“疫”線的鏗鏘玫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