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bwbd > 中新網四川

理縣:“三地”共建爭創綠色經濟先行示范區
2022年05月26日 15:19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曹惠君

  中新網四川新聞5月26日電  初夏5月,從成都出發,沿蓉昌高速一路向西。車到理縣,便看見道路兩旁,一籃籃碼放整齊的甜櫻桃,紅艷饞人。

理縣縣城全景。
理縣縣城全景。

  甜櫻桃是理縣主打的招牌水果之一,不僅榮獲了2021中國櫻桃年會櫻桃擂臺賽金獎,更是理縣生態經濟發展的見證。作為成渝都市圈的“后花園”、藏羌生態文明走廊的“腹心區”,理縣縣委政府依托獨特的資源稟賦,一年接著一年干,一茬接著一茬抓,全力打造“全域生態示范地”“全域旅游示范地”和“全域振興示范地”,主動融入阿壩綠色經濟先行示范帶。

  用擔當應對困局,用實干描繪未來。如今,一條生態不斷加強、環境持續優化、經濟高質量發展、人民幸福美滿的綠色創新發展之路,正在高山峽谷間探索、延伸。國家級生態旅游示范區畢棚溝,米亞羅紅葉風景名勝區,“背包客的天堂”孟屯河谷……隨著一個個景區被人所熟知,“冰雪勝地、避暑勝地”的理縣招牌越叫越響。

  全域生態共建共治共保護

理縣工程造林一角。
理縣工程造林一角。

  5月14日,理縣甘堡鄉熊耳山,映入眼簾的是前些年栽種的岷江柏、油松等樹木,一片綠郁蔥蔥。

  “這里生態變好,樹木長勢良好,最高的已達5米!崩砜h林草局干部任安江說。熊耳山曾是典型的干旱河谷治理點,曾屬生態環境脆弱區,“不僅威脅群眾生產生活安全,還制約著經濟的發展!

  如何改變?理縣先后共投入資金1183.2萬元,選擇當地樹種,通過魚鱗坑大穴和水平帶狀整地、表土回填提高土壤肥力、營養袋大苗壯苗栽植等措施,實現人工造林1.24萬畝。水土流失已成當地群眾的回憶。

  這僅是其中之一。近年,理縣堅決扛起生態之責、共建共治共保護,生態環境持續改善。過去五年,理縣整合項目資金6.5億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積82.13平方公里;常態開展“垃圾、廁所、污水”革命,集鎮污水和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分別達40%、86.7%,空氣質量優良率為95%以上;完成營造林8.8萬畝、全民義務植樹44.4萬株,草原植被綜合覆蓋度達87.4%,綠色家園越來越美。

  “生態是最大的民生,更是發展的底色!崩砜h縣委書記金天強說。繪好“生態文明工程”的新畫卷,理縣正扎實開展“綠化全縣、峽谷添彩、污染防治、地災治理、生態修復、潔美家園”六大行動,因地制宜造林、栽花、種草,推動形成天藍水碧、山青土凈、風光優美、功能突出的全域生態格局。

  為破解生態環境脆弱、地質災害頻發、發展后勁乏力等瓶頸,理縣還加快通化鄉等小流域綜合修復,推進薛城破碉房等重點地災隱患治理,全面增強生態系統的系統性、和諧性、平衡性。

  全域旅游構建成渝后花園

理縣鄉村一角。
理縣鄉村一角。

  “寨門主體工程已完成,接下來就將民俗文化上墻。”5月14日,在理縣雜谷腦鎮膽扎木溝紅山康養區大門,項目負責人譚永貴說。

  膽扎木溝紅山康養項目總投資7.2億元,于去年10月開工,將在山底谷地規劃建設生態農業花卉觀光區,山腰建設康養基地,山頂規劃建設自然生態區,用3年時間打造成一個綜合性的康養度假區。

  項目建成后,理縣將迎來康養避暑新去處。理縣是第二批天府旅游名縣,也是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如何豐富業態,強化供給,持續拓展全景迎客的旅游格局?

  對此,理縣牢固樹立“生態為本、山水為形、文化為魂、融合為綱”理念,全力推動“旅游+”“+旅游”業態橫向融合,不斷優化“一廊四片、一環四景”發展布局,加快建成高能級高效益的國際自然生態觀光地、民族文化體驗地、休閑康養度假地、戶外運動目的地。

  其中,兩個重要抓手,就是打造“冰雪勝地、避暑勝地”,并以此解決旅游淡旺季問題。圍繞“冰雪勝地”,理縣已打造鷓鴣山滑雪場、畢棚溝戲雪園、孟屯河谷冰雪館三大品牌,并不斷優化“冰雪+溫泉”“冰雪+民宿”“冰雪+美食”等產品供給,成為名副其實的“冰雪勝地”。

  理縣文化體育和旅游局局長鄧鵬介紹,乘著北京冬奧會的熱度,理縣去冬今春的冰雪旅游著實“火”了一把。特別是春節期間,理縣接待游客36.6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2.46億元,占同期阿壩州游客總接待量的三分之一。

  “避暑勝地”,理縣則重點培育休閑度假、生態觀光、森林旅游等新業態,深化農旅互動、文旅融合、體旅聯動、康旅結合,鞏固“春觀花、夏避暑、秋賞紅葉、冬玩冰雪、體驗藏羌風情,住寨子、泡溫泉、看雪山、吃藏羌火鍋、跳藏羌鍋莊”的全域全季全時全景旅游態勢。

  全域振興富民強縣新跨越

  這幾天,家住桃坪鎮佳山村半山上的楊偉,都要開車到山腳下的甜櫻桃地,查看果子的成熟度。楊偉說:“5月份甜櫻桃就陸續成熟了,必須盯緊點,收果子賣個好價錢!

  佳山村耕地資源豐富,加上海拔和區域氣候垂直差異大的特點,打造了梯次分布的千畝特色水果園,年產值約1400余萬元。今年,佳山村將目標鎖定為省級鄉村振興示范村,提升改造基礎設施,規劃發展農旅產業,實現全域振興、全域發展。

  打好全域振興攻堅仗,理縣注重示范引領、先行先試、大膽探索,集約資金、集聚項目、集中力量,計劃每年梯次打造一批省州級鄉村振興試點示范鄉村,統籌推動基礎設施提檔升級,通過點上示范、片上提升、串點成線、連片擴面,輻射帶動全域振興。

  串點,就是做精魅力鄉村。按照“小規模、組團式、微田園、生態化”思路,理縣統籌基礎設施、產業發展、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綜合配套,打造甘堡屯兵故里、蒲溪古羌原鄉、上孟戶外秘境、下孟嘉絨古堡、通化田園果鄉等精品魅力鄉村。

  連片,就是按區域劃分布局。理縣深入優化東部羌文化體驗和農旅融合示范片、南部產城相融和文旅融合示范片、西部紅葉溫泉冰雪和康旅融合示范片、北部新興產業園和體旅融合示范片,推動形成優勢突出、特色鮮明、功能互補的全域聯動發展格局。

  以米亞羅鎮八角碉村為例。村里通過打造鍋莊廣場、24節氣牌,栽種1600棵米亞羅紅葉樹,發展旅游和農業,全村去年人均收入2萬元左右,成為省級鄉村振興示范村、全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艾F在全縣全域振興愿望加快實現,群眾生活越來越好”,理縣鄉村振興局相關負責人說。(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日韩在线电影 | 三级视频欧美不卡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青草衣衣一二三区 | 婷婷丁香五月六月综合激情啪 | 色狠狠久久Av五月综合 |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