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bwbd > 中新網四川

瀘州龍馬潭:做強城市能級 “龍馬”奔騰的踐與行
2022年05月27日 11:16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曹惠君

  中新網四川新聞5月27日電 (鄒立楊 時雨 章懷安)“你這邊要控制尺寸公差,包括形位公差,還有精度。”日前,在四川海科機械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科機械”)的鑄造車間里,機器轟鳴,一派繁忙,該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總工程師蒲正海正帶領公司技術骨干趕制一批出口產品。

  1995年,海科機械落戶瀘州市龍馬潭區,從簡陋的小作坊到聞名西部的機械制造類大型企業,公司員工從3人到230人,從單純零件制造到產業鏈覆蓋船舶、海洋工程、航空航天等眾多領域,蒲正海帶領團隊用了近30年。談及公司的成長之路,蒲正海表示離不開龍馬潭區良好的投資發展環境。

  新藍圖開啟新征程,新使命呼喚新作為。自瀘州市第九次黨代會召開以來,龍馬潭區緊緊圍繞全市“一體兩翼”特色發展戰略,科學謀劃,乘勢而為,努力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積極推進龍馬潭區高質量發展,為推進“一體兩翼”特色發展貢獻力量。

  傳統產業迭代升級整合資源“握指成拳”

龍馬潭區沱二橋商圈。 楊尚威 攝
龍馬潭區沱二橋商圈。 楊尚威 攝

  “我們的客戶群體,90%以上都是行業中的龍頭企業,我們公司的定位就是高端裝備配套企業。”蒲正海說,為進一步擴大產能,拓展延伸產業鏈條,在龍馬潭區委、區政府的幫助下,海科機械的新生產基地——海工科技已拔地而起,目前正在進行生產設備安裝調試工作,不久將正式投入生產運營。同時,通過引進上游企業,在優先供應自身需求的同時,積極解決下游市場問題。

  從小作坊到聞名西部的機械制造類大型企業,海科機械正在向高端價值鏈邁進。“以鑄造產品為市場核心競爭力,逐步延伸產業鏈和延展市場空間,公司將不斷運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提升自我創新能力,使制造技術、產品質量、服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展望未來,蒲正海信心十足。

  硬化道路寬敞筆直,鋼構房屋整齊林立,走進西南(瀘州)建材城,歷時一年多的大型建材產業物流港項目建設已接近尾聲,工人們正抓住晴好天氣,緊鑼密鼓地進行墻角收口、地面拋光、墻板安裝等工作。

  西南(瀘州)建材城位于瀘州長江經濟開發區臨港大道,項目規劃用地451畝,分兩期建設。其中,一期用地154畝,建設房屋28棟,總建筑面積約7萬平方米。自2021年1月動工開建以來,已竣工12棟,主體工程已完工12棟,已完成總工程量的80%,力爭今年7月全面完成建設并投入使用。

  “建設西南(瀘州)建材城,目的是將西南商貿城里的建材散戶集中在一起,抱團發展,退城入園,讓企業有更大的拓展空間。”四川龍港建材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羅國銀介紹,建材城依托瀘州市建材商會,整合數百家會員企業資源參與聯建入駐。同時,通過退城入園,將“前店后庫”企業引入園區,打造西南建材產業集聚區,推動產業發展提檔升級,促進小微企業做大做強,為城市升級改造起到積極的助推作用。

  龍馬潭堅持優勢優先特色發展,進一步延鏈補鏈強鏈,加速融入產業鏈高端和價值鏈核心,重點做大做強食品飲料、綠色化工、高端裝備制造“三大產業集群”,全面優化產業質態、提升產業層次、促進產業升級。

  新經濟方興未艾優化環境賦能發展

瀘州市龍馬潭區。 楊尚威 攝
瀘州市龍馬潭區。 楊尚威 攝

  除了傳統產業,在龍馬潭境內,一個新經濟產業創新園正蓄勢待發。

  4月25日,瀘州市智慧安防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任天慶來到龍馬潭區新經濟產業創新園,了解公司新辦公場所的室內裝修和會議室安排等情況,準備將公司遷至這里。龍馬潭區經濟和信息化局工作人員與園區地產板塊招商工作人員熱情接待,詳細介紹樓層布局、辦公區域裝修等情況。

  以自貿區總部基地2號樓為起步區,新經濟產業創新園建筑面積約10000平方米,重點以軟件平臺研發、大數據、新型顯示、區塊鏈等中高端業態為主,著力打造新經濟產業科技研發中心、人才集聚中心、創新探索中心。

  “目前,新經濟產業創新園已經簽約企業8家,還有多家企業在洽談中,入駐意愿強烈。”川酒集團地產板塊招商負責人潘敏介紹,在工程進度方面,目前正加緊開展主體工程收尾、準備驗收和裝修工作,力爭今年7月開園運營。

  從發展目標來看,預計到2023年,新經濟產業創新園業務收入將達5億元,集聚新經濟企業20家;到2025年,業務收入將達50億元,集聚新經濟企業50家,規模以上企業20家,實現稅收1億元以上,帶動就業1000人。

  “企業有需求,政府相關部門第一時間幫忙解決,我們企業也能在園區里找到相對應的板塊和相應的業務,去拓展自己的公司,這些都給企業帶來很多便利。”任天慶介紹說,龍馬潭區良好的營商環境、產業集聚的規劃藍圖,讓公司選擇將新辦公場所落戶在新經濟產業創新園。

  “為支持項目建設,區上成立了工作專班,全程跟蹤開展項目協調服務。”龍馬潭區經濟和信息化局副局長黃寧介紹說,新經濟產業創新園是瀘州市新經濟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三大空間載體之一,“龍馬潭區將新經濟產業作為強化創新功能和促進高端產業發展的重要抓手,制定了項目扶持政策措施,并積極探索采取‘政府統籌、資源整合、平臺運作’的運營管理機制,營造一流營商環境,推進園區投資建設、產業研究、企業招引、資本運營、企業服務等工作。”

  “記憶”里前行“軟實力”成為“硬支撐”

  街角停放著自行車,陽臺上晾曬著蒸籠,瀘州白糕、渠壩豆腐干等瀘州特產的廣告牌隨處可見,“抵攏倒拐”“剎一腳”等富有地方特色的瀘州方言讓人感到親切。走進位于龍馬潭區紅星路的“這有光”文旅特色街區,各種“瀘州記憶”映入眼簾。

  “‘這有光’特色文旅街區的‘瀘州記憶’,致力于喚醒瀘州人的記憶,留住瀘州人的鄉愁。平時這里每天有2000多人來打卡,周末打卡的人有5000多。”瀘州這有光商業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公共關系部負責人葛駿說,2022年春節,“瀘州記憶”成為網絡熱詞,一條開街視頻,在抖音上發布3天,點擊量超56萬,“這有光”文旅特色街區也成了瀘州的網紅打卡地。

  據介紹,“這有光”項目主要涵蓋“瀘州記憶”非遺文化、餐飲娛樂休閑、共享辦公空間、新潮公寓酒店等板塊,重點圍繞活躍夜間經濟、帶動假日經濟、開拓創意經濟、做大流量經濟,著力打造“歷史文化街區+市井生活消費”“美酒文化+美食文化”“古街巷風情+沉浸式劇場”“共享辦公工場+休閑閱讀空間”等新型消費場景,立足瀘州制造“虹吸效應”,吸引更多游客走進瀘州,感受瀘州千年歷史文化魅力。

  除了重點打造“這有光”文旅特色街區外,龍馬潭區還將發揮步步高購物商場、萬達購物廣場商圈優勢。同時,整合資源,豐富夜間文化演出市場,優化文化和旅游場所的服務,建設24小時城市書房,做大做強市場夜間消費規模,豐富充實文旅消費內容。力爭到2025年,建成1個以上影響較大的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

  “項目圍繞產業結構升級、城市功能完善和生活品質提升,強化數字賦能,推動服務供給高水平、服務環節高增值、服務內容高品質,塑造‘瀘州服務’響亮品牌。”龍馬潭區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副局長趙松介紹,下一步,項目將充分發揮“帶一產、強二產、優三產”的產業優勢,探索文旅發展新商業模式,重點推動農業與商業、文化產業與旅游業融合發展。在全市實施“一體兩翼”特色發展戰略中,積極發揮先鋒先行先導作用,圍繞“一體”建設區域現代文旅產業,推動全市產業結構升級。

  龍馬潭區將扛起主城擔當,樹牢經濟區、功能區理念,進一步整合資源、發揮優勢、補好短板,助力“一體”做大做強,打造瀘州三區“一體”高質量發展核心增長極。“到2025年,力爭全區地區生產總值突破800億元,持續走在全省縣域經濟發展強區前列,為瀘州加快建設新時代區域中心城市提供更強動力和活力。”龍馬潭區主要負責人說。(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午夜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 一级午夜理论片日本中文在线 | 一区二区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国产 | 在线欧美视频一区 | 日韩欧美精品国产亚洲综合 | 午夜福利国产在线观看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