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5月27日電 (羅經)綿溪河系永寧河支流,流經宜賓市江安縣、興文縣,瀘州市納溪區境內,為三地人民群眾提供珍貴水資源,綿溪河跨界河道原則上劃定界限,實際難分你我,需要上下游、兩岸共同治理。針對綿溪河跨市州、跨區縣,保護工作中存在“權責不清”的難點。日前,瀘州市納溪區檢察院、宜賓市江安縣檢察院、興文縣檢察院與三地河長、屬地地方政府聯合開展了綿溪河聯合巡河活動,共同筑牢綿溪河生態防線。
此次巡河,重點排查納溪區、興文縣、江安縣三方交界處水域河段沿岸污水處理站運行情況、是否存在企業非法排放、超標排放、農村生活污水隨意排放、生活垃圾隨意傾倒、非法捕撈等情況。巡河過程中發現公益訴訟線索1起,現場交由屬地檢察院跟進辦理,并將辦理情況及時反饋其他兩院。針對巡河中發現的問題向屬地政府提出口頭建議5條,涉及鎮政府承諾立即進行整改。
座談交流會上,各部門就如何更好開展綿溪河公益保護進行了深入交流并達成一致意見:由三地檢察機關牽頭,探索將三地河長辦、沿河鄉鎮等主體責任單位納入綿溪河綜合立體性保護體系,建立常態化、持續性的保護機制;加強與當地河長辦聯系,探索建立與河長辦、生態環境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農業農村局等單位聯合辦案機制,形成宣傳合力,發動當地群眾共同保護綿溪河生態環境,將制度機制落到實處;探索建立一體化辦案機制,對涉及公益訴訟的案件線索(尤其是處于三地檢察機關管理交界處)由三地檢察機關利用各自優勢,統一協同調配人員予以辦理,共同保護好綿溪河流域生態環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