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四川新聞5月27日電 (唐倩)“春有花海夏有林濤秋有稻浪冬有雪景,林盤是郊游的好去處;夏享清涼冬泡溫泉,露營成為最時尚的玩法;打卡精品民宿、品嘗特色小吃,在古鎮中體驗‘崇州慢生活’的節奏。”5月26日,崇州市文化體育和旅游局局長舒文星在文旅推介暨媒體座談交流會上說到。

近年來,崇州堅定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把天府旅游名縣創建作為促進城市品質提升、城鄉融合發展、產業復合迭代的重要途徑,在“四山一水五分田”的空間中,成功創建4個國家4A級旅游景區、1個省級旅游度假區和1個省級生態旅游示范區(榿木河濕地公園),培育出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五星村)、天府旅游名鎮(街子古鎮)、天府旅游名村(竹藝村)。2021年,崇州全市接待游客2003.12萬人次,同比增長36.07%;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34.91億元,同比增長168.91%。
“崇州境內沒有名山大川等獨特資源,崇州發展天府旅游產業,從發展古鎮游開始起勢,從發展鄉村旅游逐步蓄勢,以全域旅游為引領、以農商文旅融合發展為特色。”崇州市文化體育和旅游局局長舒文星介紹道,旅游中的“天府味”,正在成為崇州靚麗的城市名片,也成為游客參觀、體驗、游覽后的最好感受。
在有名的“民宿小村”白頭鎮五星村,從過去的不到10張床位的“試水性”民宿點位,到如今超500張床位,覆蓋團建研學、親子度假、休閑觀光等多種類型的民宿產業,守著自己家的田園,就待在熟悉的林盤中,“進城熱”變成了“返鄉熱”。主打“天府鄉村”,崇州在林盤中打造主題農莊、電影院,建起了觀光小火車,引來了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讓“一日游”變為“過夜游”,實現全時段、全門類的游覽空間。
遵循“全域旅游、全業旅游、全域景區”理念,山地生態游、古鎮度假游、鄉村休閑游、工業體驗游等業態,在崇州蓬勃發展。新建42公里特色旅游廊道,改建旅游廁所200余座,打造智慧旅游集散、游客服務、智慧旅游大數據“三中心”,崇州的旅游接待能力更強,游客的體驗感更佳。300多公里的天府綠道兩側,崇州布局了32個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項目,建成呂家林盤、嚴家彎灣等旅游型林盤,植入“鮮道·幸福里”“歷空山·道明”“粟村”等30個新消費場景。

目前,崇州共有以“熊貓古鎮”“隴海國際旅游度假區”等為代表的10個總投資580億元重大文旅項目正在實施。在街子鎮,集聚全球首家山脊地中海俱樂部、全國首家山地沉浸式動物園、西南首家希爾頓溫泉度假酒店等多個引領性旅游子項目,將打造全齡段全域型國際旅游康養目的地。在元通河畔,產業投資268億元的元通“熊貓古鎮·理想新城”項目,將由“烏鎮總規劃師”陳向宏團隊領銜打造以熊貓夜游為亮點的全時段沉浸式熊貓IP旅游目的地和第三代古鎮旅游標桿型產品。
“300多公里的天府綠道兩側,崇州布局了32個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項目。”據舒文星介紹,目前,崇州已建成呂家林盤、嚴家彎灣等旅游型林盤,植入“鮮道·幸福里”“歷空山·道明”“粟村”等30個新消費場景。此外,還有以“熊貓古鎮”“隴海國際旅游度假區”等為代表的10個總投資580億元重大文旅項目,正在實施階段。
在道明鎮竹藝村編竹編、白頭鎮五星村釣龍蝦,去幸福里吃火鍋、觀勝鎮嚴家彎灣看盆景,街子古鎮怡養身心,隆興鎮凡樸生活圈品味鄉愁,端一杯米酒、換一身漢服,在罨畫池園林中“穿越唐宋”,游客從“來一次”變為“經常來”。崇州天府旅游全產業鏈正快速形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