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bwbd > 中新網四川

綿陽:“備戰”汛期 全力做好地災防治工作
2022年05月31日 15:15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曹惠君

  中新網四川新聞5月31日電 (楊勇)5月30日,綿陽市地質災害指揮部組織召開全市地質災害應急避險演練暨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現場會。

活動現場。 楊勇 攝
活動現場。 楊勇 攝

  會前,參會人員實地察看了北川老縣城東側危巖群地質災害治理在建項目和地震遺址周邊地質災害隱患發育情況,觀摩了北川縣擂鼓鎮龍坪村友誼廣場后山滑坡隱患“早撤快跑”“六早、六撤”地質災害應急避險演練。

  會議現場,參會人員觀看了安州區地質災害應急處置桌面推演視頻,市交通局、平武縣、北川縣、江油市、三臺縣進行了交流發言。

  “各單位分享的工作經驗對其他縣(市、區)有很好的借鑒作用,尤其是縣域和點位上的應急避險演練給各地做出了示范,現場演練和會上交流都很具體、很有針對性和操作性。”綿陽市地質災害指揮部指揮長、副市長李南希對近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給予了肯定。

活動現場。 楊勇 攝
活動現場。 楊勇 攝

  李南希強調,要增強憂患意識,保持高度戒備。據氣象部門預測,今年綿陽市西北部暴雨天氣可能偏多,暴雨洪澇和地質災害可能偏重,防災形勢嚴峻。各地各部門要增強憂患意識,全力以赴做好防大災、防巨災的思想準備,周密做好極端天氣應對各項準備,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守土負責,全力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要堅持會商調度,強化監測預警。各地要強化自然資源、水利、應急、氣象、文旅等部門的聯動預警機制,堅持強降雨期“每日會商調度”,動態關注雨情變化趨勢,認真做好實時監測和滾動預報,充分發揮監測預警“發令槍”作用。特別是對“暴雨暴晴”涉及地區“點對點”動態調度,指導預警區域有針對性落實防范措施。要進一步強化群測群防體系和專業監測預警體系的有效融合,著力提升監測預警的及時性、準確度。各地要把在建工程業主、施工作業人員、景區游客等納入本地監測預警體系,切實提高災害防范和應急處置能力。要加強對工程施工松散堆積體監測、評價以及防范管控,防止次生災害發生。要打通預警信息傳遞“最后一米”,充分利用電話廣播、喇叭口哨、鑼鼓等多種方式,確保第一時間能傳遞到企到村到戶到點到人。

  要強化主動避讓,有效防控風險。各地各部門要結合隱患大排查,全面掌握受地質災害威脅的群眾、施工人員、長期駐留游客等人員信息,健全到村、到戶、到人責任體系,把誰來轉移、轉移誰、怎么轉移、轉移到哪兒逐一落實到位。要嚴格落實“三避讓”“三個緊急撤離”剛性要求,健全暴雨和地質災害預警高效應急聯動機制,堅決、果斷、及時、徹底做好受威脅群眾轉移工作。要全力保障轉移安置群眾“五有三防”,嚴格落實“人盯人”管理措施,隨時掌握避險人員動向,加強撤離區域安全評估,在安全風險消除前杜絕人員擅自返回居住,堅決做到“不安全、不返回”。

  要嚴格值班值守,做好應對準備。各地要嚴格落實汛期地質災害24小時值班值守和領導帶班制度,建立高效暢通的分析研判和指揮聯絡渠道,按照“一周一輪查”要求,加強對各級黨委政府負責人、防災責任人和專職監測員在崗履職情況抽查檢查,督促在建工程、工礦企事業單位落實專人值班,確保防災工作不斷檔、不脫節、不松懈。要強化地質災害信息互通共享,嚴肅信息報送工作紀律,做到首報快、續報準、終報全。要全面做好應對準備,充分考慮最極端的條件和最不利的場景,將力量前置到鄉鎮、到隱患點,提前研判評估區域風險,一旦出現成災征兆,果斷采取停工停產、封閉交通、關閉景區等防范措施,堅決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日日摸日日碰夜夜爽免费中文字幕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久 | 日本老熟女久久久久久久久 | 中文字幕紧身裙在线播放 | 香港三级日本三级少妇三级 | 色花堂国产精品第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