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5月31日電 (李霞 向斯琦)“有政府補貼,有農業保險,還有技術指導,玉米套大豆,穩糧又增收,希望今年有個好收成!”5月31日,在觀摩完套種技術現場培訓后,廣元市利州區河西街道白山村村民焦偉總算吃下了定心丸,他對自家15畝大豆玉米復合種植任務充滿了信心。
這在前幾天,焦偉對大豆玉米間作帶狀復合種植模式還持有懷疑的態度。村干部第一次前來宣傳政策時,他連連擺手,直呼不愿意套種。前期,像焦偉一樣,對套種新模式心存疑慮的村民不在少數。
“一些村民認為,按照老方法單茬種地種得好好的,現在新的產業結構政策讓他們套種,一時半會兒思想上還接受不了。”白山村黨支部書記譚益勇說,要給村民留夠轉變觀念的時間。

在這期間,譚益勇一有空,就找準時機和方法,進村入戶給大伙兒宣講政策。田間地頭,房前屋后,村干大道,只要見到村民的身影,譚益勇便上前做起了思想工作。
“種出來是啥效果不好說,萬一種不好,影響收成不說,賠了錢咋個辦嘛?”對于村民普遍存在的疑慮,譚益勇早有心理準備,每逢村民,便耐心細致地解釋套種帶來的好處。“大豆玉米屬同期作物,套種不僅不會影響玉米的產量,還能增收一季大豆,真正實現‘一畝地兩收益’。”
同時,為了打消大家對套種風險的后顧之憂,譚益勇還掰著手指給村民計算套種可享受的補貼:糧食種植地力補貼、種糧(大豆)補貼、農機具補貼、政策性農業保險等各項配套政策……
“我們幾代人都沒這樣種過,沒得經驗怕是種不來哦!”針對村民擔心沒有經驗不會種,白山村還請來了農技員開展套種技術培訓,現場手把手指導村民如何套種,農業部門后期還會加強技術指導服務力度,搞好田間生產管護。
不厭其煩地宣講,手把手式的培訓,補貼政策的吸引,換來大多數村民態度的轉變,大家不僅接受了“一茬玉米一茬豆”的套種模式,還對此充滿了信心和期待。
今年以來,利州區結合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撂荒土地復耕整治行動,發動新型經營主體和種植大戶通過土地流轉、代耕代種等方式,推廣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技術,以確保糧食穩產增收,該區計劃復合種植大豆、玉米4.078萬畝,將在各鄉鎮建立不低于200畝的示范(點)片。截至目前,已發放大豆種子200噸,完成種植2000余畝,開展相關種植技術培訓28次、5600人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