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6月3日電 (劉剛 何曉云)“我們今天的任務是進入每個帳篷核查人員情況……”6月3日清晨,雅安市寶興縣政協委員、縣委組織部副部長李勇,正在指揮一支頭發斑白的志愿者隊伍。

據悉,6月1日地震發生后,這支隊伍已經在寶興縣最大的群眾集中安置點—寶興中學安置點奮戰了三天兩夜,這是一支由包括寶興縣政協機關全體干部在內的自愿服務隊。同時,他們也是經歷過“5·12”和“4·20”地震考驗的“精兵強將”,曾在各條戰線上披荊斬棘。如今,他們抱著必勝的信心,再次“披掛上陣”,聽從統一調遣,全身心投入到震后志愿服務中。
群眾的貼心“片長”
“您好,我是本片區的工作人員,請問A-2的‘蓬長’在嗎?”6月3日,一個柔和的聲音在A-2帳篷外響起,帳篷內的群眾探出頭,打量這位頭發花白的女性。詢問的人是寶興縣政協委員、縣政協三級調研員王玉蘭。按照統籌安排,寶興中學安置點劃分為21個片區,每個片區有一位“片長”,負責聯系管理14個帳篷,王玉蘭正是本片區的“片長”。
當天在帳篷內,王玉蘭與小組成員一起,對居住人員身份進行一一核對,向他們宣傳疫情防控要求,再三叮囑防火安全,并留下自己的聯系方式,告訴群眾如果有困難可以聯系自己,親切的話語讓群眾倍感溫暖。
據介紹,在震后救援服務中,寶興縣政協在寶興中學安置點設置了由政協主席朱和超擔任“點長”,下設“片長”和“篷長”的服務體系。這群“白發志愿者”下沉到了各個片區,充分發揮了群眾工作優勢,與群眾深入交流,為群眾疏解情緒、排憂解難。一個上午的時間,志愿服務隊的足跡再次走遍了全部345個帳篷,將黨和政府的關懷送到了安置點每個群眾心中。
核酸檢測點的特殊“大白”
“請大家先出示天府健康碼;小朋友請出示家庭健康碼;沒有健康碼的,請報身份證號碼;請檢查完核酸的,到這里領取午餐券。”6月3日,在安置點的核酸檢測處,政協機關的志愿者們正在耐心地開展服務引導。

據了解,當前正處于疫情防控的關鍵階段,這里集中安置了2500余人,一旦發生聚集性疫情,后果不堪設想。6月1日以來,安置點已完成了一輪全員核酸檢測。6月3日開始,安置點又將開展新一輪的核酸檢測。當天,從清晨到正午,核酸檢測工作在這群白發志愿者們的引導下有序開展。
“委員有擔當,政協有力量。地震發生后,縣政協機關的老同志們再次煥發青春,積極主動參與志愿服務,充分發揮了引領示范作用。此時此刻,更多的政協委員正立足自身崗位,奮戰在抗震救災一線。大家用責任和擔當彰顯了政協人‘為國履職、為民盡責’的情懷,彰顯了戰勝災難的政協力量。”地震發生后,寶興縣政協主席、寶興中學安置點“點長”朱和超,夜以繼日地堅守在協調和指導鄉鎮抗震救災的一線。說此番話時,他的聲音有些許嘶啞,但談起政協志愿者投入抗震救災工作的時候,語氣卻鏗鏘有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