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bwbd > 中新網四川

環城生態公園:通“綠脈”佩“綠環”,共建清潔美麗成都
2022年06月05日 13:03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曹惠君

  中新網四川新聞6月5日電(記者 何浠)2022年6月5日是第51個“世界環境日”。成都正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格外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成都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行動計劃(2021-2025年)》提出持續開展“五綠潤城”行動,其中大手筆擘畫建設的天府綠道、環城生態公園,分別作為“活力綠脈”“超級綠環”,將進一步塑造公園城市優美形態。到2025年,成都各級綠道將超10000公里,一幅清潔美麗世界的成都畫卷,在這座雪山下的公園城市徐徐展開。

天府綠道•365公益坊開展夜觀尋蟲公益活動。
天府綠道•365公益坊開展夜觀尋蟲公益活動。

  在成都,綠道不僅僅是慢行系統,公園也不僅僅是市民游樂之所,它們倆更是生態環境的顏值擔當,是美麗成都對外的綠色名片。年初,成都環城生態公園一級綠道——100公里的成都繞城綠道全環貫通的時候,對人們的生活影響不算太大,直到“繞城騎行”成為潮流生活方式,無數本地人踴躍打卡,無數外地人羨慕點贊,大家才真切感受到,這個跨經12個區、跨越78座橋梁、串聯121個特色公園,像給城市戴上了一條“翡翠項鏈”的繞城綠道,如此多嬌。

  在成都一家企業做文員的霞倩,屬于早早去打卡的那一群人。“三圣花鄉到環球中心之間,有大片大片的花海,那段路實在太美了。可惜那會馬鞭草沒開,現在已經是一片紫色的海洋。”霞倩說,她喜歡騎行健身,以釋放壓力。騎車暢游繞城綠道,讓她覺得“生活在成都真的很幸福”。

環城生態公園示意圖。
環城生態公園示意圖。

  事實上,繞城騎行的霞倩可能沒意識到,她不僅欣賞到了美景,更為低碳貢獻了力量。某品牌單車數據顯示,“五一”假期前三天,即4月30日至5月2日,該品牌單車繞城綠道的騎行量大幅上漲,騎行總里程環比增長139%,相當于騎了3665圈繞城綠道,減少了17.84噸碳排放。在一些榜單中,成都成為了“低碳騎行”最活躍的城市,天府綠道功不可沒。

  綠道+公園的美,滾動在騎行愛好者的車輪之下,也定格于攝影愛好者的鏡頭之中。網友“有仙森”熱衷于拍攝成都的綠道與公園,公園城市的綠色讓他著迷。其中金沙農田濕地和錦城湖兩側,是最讓他印象深刻的兩處“出片圣地”。“特別是金沙農田濕地,繞城兩邊的麥田,隨風搖逸,綠道穿梭在其中,別有一番意境。”他說。

  如霞倩這樣的騎行愛好者和“有仙森”這樣的攝影愛好者,他們能縱情于綠色生活,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成都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成都市“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提到,成都已累計建成天府綠道4408公里,建成區綠化覆蓋率提升至43.9%,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增加到14.9平方米,公園城市生態本底愈發亮麗。

  近來在成都掀起的露營熱也是生態環境之美的體現。為了給市民營造方便、舒適的露營環境,目前成都天府綠道公司所屬的綠道、公園,已開放部分區域供市民搭帳篷。6月2日,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出臺《成都市公園(綠道)陽光帳篷區開放試點方案》并正式發布了成都市公園(綠道)陽光帳篷區開放試點的22個具體點位,其中環城生態公園就獨占6個,其他區域的點位也多與環城生態公園有關。更多園區美景等待市民探索發現。

  公園城市的生態本底是綠色,而綠色其實是非常需要保護的,也離不開公益與志愿服務的支持。在扮靚成都生態環境之美的隊伍里,有一支隊伍很特別,叫“天府綠道•365公益坊”。

  “天府綠道•365公益坊,即以365天全方位公益志愿服務、黨員示范行動、綠道特色體驗,積極向市民游客展示綠道新場景、推廣綠道新產品,共建共享共治雪山下的公園城市。”公益坊負責人武旭昭解釋了隊伍名稱由來。

“有仙森”拍攝的金沙農田濕地。
“有仙森”拍攝的金沙農田濕地。

  據介紹,目前環城生態公園錦城湖、桂溪生態公園、青龍湖、江家藝苑等園區已對外開放,天府綠道•365公益坊也以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出發點,組織開展了眾多特色主題志愿服務活動,不僅提升大家對園區的了解認識,同時也帶領大家親近自然,實地探索山水林田湖草的秘密。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天府綠道•365公益坊組建的天府綠道志愿服務隊做了大量工作。

  例如,積極開展生態環境保護的宣傳,除了通過園區智慧顯示屏、溫馨小標識等方式開展環保宣傳外,還積極組織市民開放日、開展環保知識宣傳小比拼等活動;積極組織環境保護活動,在植樹節、世界環境日、世界水日等特殊節點,在綠道內組織開展植樹、綠植認養、刷樹護綠、節約用水等主題公益活動;積極開展生物多樣性相關主題活動,立足生物多樣性保護,組織開展觀鳥愛鳥、夜觀尋蟲、植物科普等公益志愿服務活動;倡導綠色健康生活方式,組織開展繞城騎行、綠道公益跑、夜跑等主題活動。

  如今,天府綠道志愿服務隊已吸收社會各領域志愿者230余人。3歲小女孩“小米”和她的爸爸媽媽都是其中的一員。“小米”一家如果沒有特殊原因,總是第一時間報名參加天府綠道志愿服務隊每月的志愿活動。在綠植認養的活動中,小米媽媽帶著小米認真完成了綠植栽種并堅持完成“綠植日記”,和小米一起見證了由種子變成綠葉,再成功開花的全過程。在日常生活中,綠道,成為小米一家健康跑、游玩的不二場景。

  “可以說,小米一家就是很典型的綠色生活倡導家庭。隨著環城生態公園的落成,周邊生態環境的日漸修復,我們也感覺到,水更綠了,草更青了,人更美了,我們切實享受了公園城市帶給大家的綠色福利。”武旭昭說。

  當越來越長的綠道不斷延伸,越來越多的公園不斷落成,如何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生態價值,是成都正在思考的問題。

  《成都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行動計劃(2021-2025年)》已經提出,為進一步塑造公園城市優美形態,成都將持續開展“五綠潤城”行動,建設大熊貓國家公園“生態綠肺”、建設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城市綠心”、建設天府綠道“活力綠脈”、建設環城生態公園“超級綠環”、建設錦江公園“精品綠軸”,構建起藍綠交織的公園體系。

  其中針對“綠脈”天府綠道、“綠環”環城生態公園,上述行動計劃還著重提到了創新低碳場景構建。提出創新城市生態綠地、濕地、森林等碳匯場景,提升以生態價值轉化為關鍵的生態碳匯能力,推動天府綠道、川西林盤等重大生態環境工程的碳匯向資產轉化。在加快綠道建設方面,提出到2025年,新建公園1260個,建成天府綠道10000公里。

  成都的公園城市建設舉世矚目。在成都環城生態公園即將“串珠成鏈”之際,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院長李翔寧在接受《先鋒》雜志采訪時就評論說,成都環城生態公園重塑了曾經被城市蔓延日益侵害的生態系統,同時兼顧城市發展的環境性需求和可持續潛力,逐漸化解著空氣污染、聲音污染、光污染等社會快速發展階段所遺留的生態問題。它不僅提供了綿延的公園和貫通的綠道以實現生態價值,更深層次上,它還蘊藏了城市進一步往前發展的潛力和機遇。

  就拿上述提到的金沙農田濕地來說,這樣高品質、景觀化的農田,其實是成都環城生態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成都公園城市建設過程中的一大創舉。有專家認為,實際上是農業用地的空間和載體實現了城市的生態功能,一方面符合了國家對于耕地保護的大政方針,一方面又使得這些耕地既高產又帶來景觀價值,還具有一定的生態服務功能。

  而在推進天府綠道生態價值創造性轉化的過程中,成都的“綠道+”模式也被不斷印證。據悉,天府綠道在“綠道+生態涵養”方面,通過保育生態資源“存量”,梳理1.15萬平方公里生態基底,設置三級共73條生態廊道,實行重要生態綠隔區內用地減量政策;出臺公園城市建設條例、環城生態區保護條例。緊貼城市人文特點和資源稟賦增綠筑景,推動綠道串聯生態區55個、綠帶155個、公園139個等。天府綠道相關負責人表示,天府綠道將以綠道為脈絡,為成都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為共建清潔美麗世界,做出更多更大的貢獻。(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播放器在线看观看 | 亚洲日韩高清AⅤ在线观看 在线免费看片一区二区 | 午夜福利成人污在线观看 | 午夜影视在线播放免费人成 | 日韩中文在线观看 |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