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6月7日電 (莫婧 張浪)記者7日從成都市青白江區獲悉,該區結合實際,在全國首次提出了建設“一帶一路”中試產業基地,以期更加高效地提升國際科技合作能力和水平。
據統計,截至2022年4月,成都國際班列累計開行超1.7萬列,中歐班列(成渝)累計開行超9500列,開行量連續多年保持全國前列。通達全球的國際通道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外向型產業向青白江集聚發展。
建設“一帶一路”中試產業基地,可以說是搭建起了與世界各國科學技術共享的交流平臺。這意味著以產業鏈為核心,結合供應鏈、創新鏈,乃至信息鏈、資金鏈,青白江中試產業基地將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實現創新要素的鏈接。
“全省各行業先進技術都可以通過基地走向國際,有效促進四川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技術交流,進行轉移協作,促進區域產學研深入對接。國際的先進技術也可以在基地進行中試后,在國內轉化、孵化為產業化項目。”高管委相關負責人認為。
從省、市層面來說,青白江建設“一帶一路”中試產業基地也有諸多機遇。首先,四川是全國科教大省、軍工大省,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需求量大。
日前,四川出臺了《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支持科技創新的若干政策》《四川省中試研發平臺建設實施方案》,意在促進科技成果中試熟化,在四川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中也明確提出,要加快建設中試熟化平臺。同時,《成都市“十四五”科技創新規劃》(簡稱《規劃》)正式印發,創業孵化、技術轉移、中試共享等具體舉措頒布,“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成為“一帶一路”科技創新樞紐的遠景目標。青白江建設“一帶一路”中試產業基地的謀劃與省市戰略高度契合。
可以預見,在國家及省市發展戰略中,青白江的中試產業基地將進一步整合“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科技創新資源,真正構建全鏈條的科技成果轉化體系。中試產業,未來可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