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6月14日電 (劉剛 李潔)近日,自貢市貢井區貢井街道豆瓣廠居民小區舉行了發展治理“鄰里有約”議事會。當天,小區居民與街道、社區、社工站及居民自治委員會的成員們,就居民們關注的小區內設置停車道閘、規劃小區停車位、公共區域衛生、文明養犬、樓道照明燈、小區管理費收取金額及使用渠道等問題進行了熱烈討論。

討論結束后,大家還以現場舉牌的方式,對各項問題解決方案進行表決,這既實現小區居民自治,有效改善居民的居住條件和生活品質,也拉近了居民間的距離,增進感情,鄰里關系越來越好。
據介紹,今年以來,貢井區委組織部把融洽鄰里關系作為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重要突破口,探索構建“鄰里互助”治理模式,在搭平臺、建組織、筑良俗的實踐中,營造社區“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患相扶、鄰里相親”的良好局面。采取“社區黨委+樓棟長+志愿者”模式,依托街道社工站、社區社工室等60余處城市功能性空間,探索建立街道鄰里互助中心、社區鄰里互助站和小區鄰里驛家,創新打造“15分鐘鄰里互助圈”,由樓棟長兼任“圈主”,常態化招募圈層志愿者,開展“延時服務”“長者飯堂”“醫務義工”等互助項目30余項,志愿者可通過累計服務時間進行公益積分存儲,換享閑置社區公益資源。目前,已成功打造“鄰里互助圈”3個、“鄰里互助站”18個,“鄰里驛家”38個,構建起覆蓋城區1.2萬余人的服務矩陣,累計幫助8000余人次解決了生活煩心事。

同時,“鄰里互助圈”建立后,貢井區及時整合25家社區社會組織、30余個商家平臺和12個區級職能部門,結合居民所需,從“鄰里情”“鄰里幫”“鄰里樂”“鄰里和”“鄰里頌”5個方面,培育群眾自治的“五鄰互助隊伍”,定期相互提供鄰居“一對一”幫扶、整治小區衛生環境、上門診療等30余項特色服務;為增強互助隊與社區居民間的“粘合度”,通過發放親情卡,定期舉辦“生日宴”“文藝小匯演”,評選小區“鄰里之星”“我的好鄰居”等,進一步激發互助組織干事創業激情。目前,城市社區“五鄰互助隊”鄰里服務覆蓋率達100%。
據悉,貢井區還結合“西城先鋒·貢治貢享”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依托“鄰里互助圈”三級平臺和“五鄰互助隊”,充分調動社區居民、駐區單位、學校等多方參與,開展“你好,鄰居”“一起做公益”等鄰里月節;每季度組織幫困濟貧、扶老助幼等互助活動;每年在商業綜合體或市民廣場舉辦大型“社區鄰里節”,并按照“名稱、標識、配置”統一規范要求,現場分設舞臺、互動、展示、服務等5個區域,搭建鄰里交流平臺,展示鄰里關系營造成果,示范推廣鄰里互助項目。截至目前,已舉辦“社區鄰里節”3期,開展各類鄰里互助活動200余場,惠及群眾15000余人次,促進形成了以德為鄰、與鄰為善、互信互助的新型鄰里關系,讓治理更有溫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