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7月1日電(吳平華 吳雙桂 潘政吉 )“要堅持成資同城化發展,突出項目人才雙招雙引。”“要推進校企‘訂單式’培養人才,努力打造一支挑起安岳產業發展重擔的產業技能人才。”“要搭建創新創業平臺,為人才提供干事創業廣闊舞臺。”......近日,在資陽市委人才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后,安岳縣委主要負責人對全縣人才工作提出如上要求。
近年來,安岳縣堅持以創建全省人才工作先行區為統攬,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四川省委、資陽市委重大決策部署,始終以高質量發展為目標,積極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大機遇,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強化政策精準供給,搭建創新創業平臺,全面夯實人才發展基礎,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
借力示范創建
打造人才集聚磁場

為推動創建全省人才工作先行區工作有力有序開展,安岳縣成立由縣委書記任組長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把創建工作納入縣黨代會部署安排,健全聯席會議、調研督辦、結果評估等落實機制,形成“聯動共抓、合力共建”工作格局。
據相關部門介紹,該縣研究制定了《安岳縣人才工作先行區創建方案》,完善了《安岳縣高層次人才引進和培育辦法》,構建了高層次人才引育用管“1+N”政策體系;實行基層人才評價特殊支持政策,制定《安岳縣鼓勵引導人才向基層流動十一條措施》,放寬鄉鎮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評審條件,規范基層干部人才流動程序,確保基層人才隊伍穩定;出臺《加強農民工服務保障十六條措施》《促進返鄉下鄉創業二十二條措施》等優惠政策。
“大家要盡快轉變教育教學觀念,積極參加各項教研活動,開展好集體備課,相互之間打磨好課程內容……”今年2月份,從安岳中學派駐安岳縣九韶初級中學擔任副校長的李玉龍在和青年教師交流教學工作經驗。
李玉龍介紹,2021年建成投入使用的安岳縣九韶初級中學,堅持集團化辦學理念,加強與安岳中學的合作辦學,不斷提升學校教師隊伍人才建設。
“我們學校每一名干部職工都分別與安岳中學的干部職工建立了結對交流關系。僅去年一個學期,兩個學校之間相互聽公開課就超過200節。常態化的教學與管理交流,讓我們的教職工成長得更快。”據九韶初級中學校長劉勇介紹,將安岳中學好的教學管理模式和教育教學資源完全帶到學校里來,為學校的各項工作盡快步入正軌和教育教學工作提質增效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學校集團化辦學只是安岳縣推動人才工作高質量開展的縮影。該縣結合縣域實際,還探索出了醫療系統“醫共體”建設等縣域人才發展新路。同時,該縣還積極組織縣級相關部門到發達地區交流學習,將好的經驗帶回來并落到實處,為吸引人才提供有力保障,高標準建設“青檸人才公寓”,打造文旅、醫院、學校、企業等人才發展示范樣板。
暢通引才渠道
加快人才高地建設

2022年是全省人才工作先行區強力攻堅的關鍵之年。為此,安岳縣圍繞圓滿完成先行區建設各項目標任務,不斷在政策升級、隊伍建設、區域協同、人才服務等方面采取務實舉措,全力推動人才工作邁上新臺階。
政策升級方面,圍繞《高層次人才引進和培育辦法》系統謀劃《“安岳英才事業編制”管理辦法(試行)》《安岳縣“青檸人才公寓”管理辦法》等配套政策,聚焦檸檬、石刻、天然氣等特色優勢產業出臺《關于支持檸檬產業人才提質建設安岳檸檬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的實施方案》等人才支撐文件,推動人才政策體系全面升級。
隊伍建設方面,將建好用好檸檬產業技術研究院、石窟研究院、天然氣產業發展促進中心“兩院一中心”,采取人才掛職、高層次人才引進、權威專家引領等措施,加強檸檬種植營銷、文物保護開發、能源轉化利用“三支人才”隊伍建設。
區域協同方面,結合資陽大足文旅融合發展示范區建設,深化與武侯、大足、銅梁、榮昌等地的交流合作;深化校院企地戰略合作,推動人才培養引進、科研項目合作、平臺共建共享,做強經濟發展創新引擎。
人才服務方面,將強力推動人才公寓和綜合性人才活動場所建設,單列20個事業編制組建“安岳英才事業編制”周轉編制池,為集聚各方面人才提供有力保障。
此外,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政策引領下,安岳縣搶抓機遇,協同毗鄰地區,大力實施資源共享協同育才,充分用好用足川渝優質資源,推進人才鏈與創新鏈、產業鏈融合互促,推動檸檬產業發展中心、石窟研究院等20個創新創業平臺集群成勢,與大足共建共育非遺產品研發團隊,與銅梁、榮昌、富順協同培養鄉土人才,合力培養電商、鞋服方面等本土人才2800余人。
截至目前,安岳縣人才總量共計13.4萬人,其中大學學歷3.3萬人、研究生及以上學歷3548人;入選高層次人才513人次、465人,其中安岳籍院士3人、天府青城計劃入選者3人。安岳縣多項經驗做法在全省縣(市、區)人才工作先行區建設工作推進會上得到肯定,2021年底通過了第一年度“省檢”,人才工作成績斐然。
緊扣特色產業
不斷建強人才隊伍
安岳作為中國檸檬之鄉,如今檸檬已發展成48萬畝綠林,常年產量60萬噸,占全國的70%,“安岳檸檬”的品牌價值超過188億元;安岳作為中國石刻之鄉,石窟寺文物資源豐富,有石刻摩崖造像10萬余尊,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0處,屬全國文物大縣。
如何堅持創新引領、人才驅動,進一步加快推進產學研用一體化發展,引導檸檬特色優勢產業、石刻文旅產業提檔升級、高位發展,安岳作出了很多努力。
“安岳檸檬產業技術研究院自成立以來,康振生院士牽頭,在全國各大院校50余名專家的支持下,已承接多項四川省科研項目,目前正在對檸檬籽油的醫學作用進行開發研究。”四川華通檸檬有限公司負責人李峻峰介紹道,檸檬產業技術研究院的成立,有效破解了安岳檸檬產業發展中面臨的技術、人才、資源等創新要素聚合難題,并成功推動“安岳檸檬”質量地方標準升級為國家標準,填補了該項國家標準空白。
2021年5月,安岳縣成立全省第一個副縣級石窟研究院,體現了四川省委、省政府對安岳石窟的高度重視,也標志著安岳石窟保護利用工作踏上新的征程。
千秋偉業,人才為本。安岳廣開進賢之路、廣納天下英才。隨著安岳縣人才工作的不斷深入,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優秀人才選擇安岳、建設安岳、扎根安岳,為安岳加快建設“一城一地”、崛起成渝中部,奮力開創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安岳新局面書寫新的篇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