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7月5日電 (熊硯南)7月3日下午,一陣嬰兒的哭啼聲從涼山州普格縣婦幼保健院傳出,為這個海拔近2000米的小縣城帶來了新的活力。瀘州市龍馬潭區第三批對口幫扶工作隊醫療組與縣婦幼保健院聯手,為一位懷孕41+4周的彝族婦女成功實施了剖宮產手術,迎來了一名體重4000克的健康男嬰,這也是普格縣婦幼保健院實施首例的剖宮產手術。
7月2日凌晨,普格縣婦幼保健院接收到一例體重76公斤的超孕期產婦。經檢查,孕婦存在產程延長、胎兒相對頭盆不稱、臍帶繞頸一周等問題。若產婦繼續待產,可能會出現胎兒宮內窘迫、梗阻性難產、子宮破裂、嚴重者甚至危及母兒生命。時間緊迫,涼山州婦幼保健院婦產科醫生與援彝專家經過綜合評估,建議盡快實施剖宮產手術終止妊娠。

7月3日下午,在同孕婦與家屬的數次溝通之后,最終同意實施剖宮產手術,由涼山州婦幼保健院婦產科專家曲木金作主刀,龍馬潭區婦幼保健院援彝麻醉醫生任麗霜開展麻醉工作并做技術指導,經過1小時左右緊張有序的手術,普格縣婦幼保健院首例剖宮產手術成功實施,孕婦順利誕下一名健康男嬰,母子平安。
“受多種因素限制,普格縣婦幼保健院一直未開展剖宮產手術,手術的成功實施標志著我院醫療水平的又一進步,證明了我縣基層醫務人員專業技術水平的大幅度提升,也是醫療援彝取得豐碩成果的鮮活實例。”普格縣婦幼保健院日比拉日主任激動的說道。
近年來,普格縣婦幼保健院與瀘州市龍馬潭區衛健局簽訂醫聯體合作協議,援彝專家與醫院骨干醫生簽訂師徒協議,醫院骨干醫務人員陸續前往瀘州市龍馬潭區接受培訓,普格縣婦幼保健院成功實施首例剖宮產手術與兩地一直以來的交流合作密不可分。在援彝專家們精心的技術指導下,普格縣醫療衛生事業不斷前進,技術過硬的醫務人員隊伍逐年壯大,必將更好地造福當地各族群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