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bwbd > 中新網四川

綿陽高新區:從人才“高地”向人才“高峰”邁進
2022年07月07日 15:57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祝歡

  中新網四川新聞7月7日電 (智宏偉  譚燕)當前,綿陽高新區正營造人才發展的最優生態,為奮戰“十四五”挺進三十強,加快建設全國一流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實施“園區提質”“企業滿園”行動,努力爭當新時代國家高新區建設發展新標桿,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堅持黨管人才 凝聚招才引智合力

  堅持黨對人才工作的全面領導,這是做好人才工作的根本保證。部署實施“人才強區”戰略,由區黨工委主要負責同志擔任組長的區黨工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聚焦重大人才政策制定、重點人才項目實施、重要人才隊伍建設、人才生態打造,進一步強化黨對人才工作的領導。

  6月11日,“智慧綿州 筑夢高新”綿陽高新區2022年首場赴外“招才引智”活動在成都啟動。高新人才新政也在活動現場同時發布。該政策單項獎勵多達200萬元,是綿陽高新區歷年來含金量最高、力度最大、誠意最足的人才政策,在轄區企業中引起廣泛好評。

  “綿陽高新區人才十條政策針對性很強,特別在吸引創新創業的青年人才方面,不僅為企業提供了政策便利,也為青年人才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電子九所組織人事處處長張建偉連聲夸贊。

  綿陽高新區把黨管人才具體落實到愛才、聚才、興才上,先后出臺《綿陽高新區支持企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西部一流高科技園區實施辦法》《綿陽高新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管理辦法》《綿陽高新區人才公寓管理辦法》《綿陽高新區支持人才引領高質量發展十條政策措施》等一攬子人才政策措施,瞄準頂尖人才關鍵少數、緊盯領軍人才示范引領、打造青年人才生力軍,具有“高新”特色的人才發展雁陣格局不斷完善。

  大局謀定,落子有聲。全區人才隊伍規模素質持續提升,全區常住人口36萬人,人才總量達13.6萬人。其中,國省重點人才工程專家20余人、本碩博人才3.58萬人、專業技術人才3.3萬人、技能人才8.7萬人,人才密度位居全市第一、厚度居全市前列。

  搭建多維平臺 推進產才深度融合

  今年,由綿陽高新區承辦的第七屆中國創新挑戰賽(綿陽)技術融合專項賽已正式啟動。

  在前期走訪中,區科技統計局協同專家組精準對接轄區138家企業進行需求挖掘,收到有效需求102項,涉及招院引所、技術需求、成果轉化、儀器共享、資金需求、創新平臺需求、人才需求、科技咨詢等多個方面。

  “目前轄區四川恒勻通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凱路威科技有限公司、四川經緯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已經獲得技術解決方案!眳^科技統計局工作人員表示,經過連續六屆賽事的舉辦,為企業提供了更廣闊的供需交流平臺,極大地推動了重大科技成果更快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

  短短幾年間,通過中國創新挑戰賽的常態化舉辦,綿陽高新區累計發布企業技術需求440余項,征集到解決方案916份,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率達43.4%,促成轄區內87家企業、單位與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重慶大學等高校開展技術合作,落戶“揭榜掛帥”團隊13個,對接專家及團隊55個,達成合作項目31個,簽約金額近2000萬元。

  事實上,中國創新挑戰賽只是全區人才多維平臺建設的一個縮影。在引導高端人才和創新要素加速聚集的過程中,綿陽高新區習慣于“多條腿走路”。

  成功建成全省首批院士(專家)產業園,成立四川省特聘專家服務工作站,在站專家達50名。

  依托區內高新技術企業,先后建成各類創新研發平臺64個,其中省級及以上38家,形成了由開發區、產業園、創新研發平臺協調搭配的多層次創新創業孵化體系。

  在推動校企協同育才方面,綿陽高新區設立西南片區地級市唯一一家國家級區域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累計培育博士后研究人員18人。

  圍繞產業鏈布局人才鏈,加快推進與綿陽職業技術學院共建高新區產業學院,構建“定制培養+集中訓練+頂崗實習+人才輸出”人才生態鏈。

  將招商引資與招才引智工作全面結合,2020年以來,累計為區內300余家重點企業引進本碩博人才2000余人,重點人才項目團隊33個、技能人才5000余人。

  在這條多維人才競速的“賽道”上,綿陽高新區一直走在全市前列。

  創優人才環境 打造最優生態圈

  住在人才公寓,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在綿陽高新區九洲又一城人才公寓,配備了家電家具及全套床上用品,拎包即可入駐。”區黨群工作部工作人員譚燕表示,人才公寓就是青年人才創新創業的“娘家”,不僅住得舒心,還能交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目前,投資5億元的947套新青年人才公寓正在如火如荼建設中。到2024年,全區將建成人才公寓3000套,充分滿足各類高端人才的“安居”需求。

  像這樣以貼心服務優化人才發展生態的措施,綿陽高新區還有很多。

  啟動基礎教育提質工程,累計投入資金3.4億元用于改善轄區內學校軟硬條件和師資隊伍建設;鹁鎸嶒炐W獲評首批“綿陽市十大名校”,滿足了高層次人才對子女接受高水平教學的迫切需求。

  建立全區高層次人才服務綠色通道體系,采取“一企一策”“一事一議”等方式,提供訂單式、專員式、保姆式服務。

  計劃首批發出100張“高新英才卡”,享受安居、子女教育、配偶就業、醫療、金融扶持、個稅獎補等優惠政策和便利服務。

  此外,綿陽高新區還將重點在產城融合發展上持續發力。大力實施城鄉環境綜合提質三年行動,統籌城市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推動草溪河、安昌河、城市綠道、街頭公園、商業綜合體項目等有機結合,吸引越來越多的青年人才選擇來高新區創新創業。(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亚洲制服丝袜在线二区 | 亚洲综合中文字幕乱码在线 | 亚洲欧美日本国产 | 狠狠综合久久久久综合网小蛇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综合人成综合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