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7月20日電 (陳牧 冉金鷺)“朝天區首個農業農村‘紅色’示范調查監測點今天掛牌了。”近日,在位于廣元市朝天區中子鎮清泉村明蘭生豬養殖場大門口,一塊由朝天區統計局頒發的匾牌被高高掛在門前醒目位置,標志著今年朝天區統計局開創的黨建與農業農村調查融合發展新模式正式結出了“碩果”。

農業農村調查是對農業農村經濟社會活動結果的客觀反映,是服務農民群眾和市場主體的重要載體,是各級黨委、政府進行農業宏觀決策的主要依據。今年以來,朝天區統計局積極探索建立黨建與農業農村調查融合發展機制,通過打造農業農村“紅色”示范調查監測點的方式,進一步強化農業農村調查工作,提升涉農統計數據質量,實現黨建和統計調查業務互促互進。
“農業農村調查涉及面廣、任務重,社會關注程度高,對監測點調查員的責任心和業務能力要求很高。”朝天區統計局主要負責人介紹,今年,該局以突出黨員調查員示范引領為重點,圍繞日常工作、數據質量、群眾口碑等方面開展了“紅色監測點”評比活動,讓基層黨員先鋒示范作用在農業農村調查領域得到進一步充分發揮,讓全區農業農村調查能更加準確反映朝天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實際。
目前,全區已有兩個“紅色監測點”,分別是位于中子鎮清泉村明蘭生豬養殖場的生豬監測點和沙河鎮魚鱗村的糧食監測點,這也是全區25個農業農村調查監測點中的“佼佼者”,不但糧食、畜禽生產井然有序,產量全區排名靠前;調查業務工作也完成得一絲不茍,報表審核錯誤率連續多年處于全區較低水平。
沙河鎮魚鱗村糧食監測點黨員調查員趙緒斌深有體會:“我負責的這個糧食監測點,既要牽頭做好大小春糧食生產,又要做好季報、年報等各類監測報表,還要完善統計臺賬等基礎統計資料,可以說糧食種得好不好,數據報得真不真、工作干得實不實,人民群眾和上級統計部門都是看到眼里的。我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干任何事情都必須走在前頭,哪頭都不能松勁,不能讓別人笑話!”
“紅色監測點”的創立,豎起了朝天區農業農村調查工作的“先鋒旗”,鞏固了基層黨員在人民群眾心中的“榜樣”地位。據了解,下一步,朝天區將持續加強農業農村調查“紅色監測點”建設,以“強化黨建示范引領,確保調查提質增效”為目標,進一步完善基礎配套設施,建立健全工作機制,搭建學習交流平臺,定期開展組織生活、激發調查員工作熱情,讓鮮紅黨旗始終高高飄揚在農業生產一線的同時,為有力有序推進全區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和順利完成全年目標任務,提供堅實的統計調查保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