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7月21日電 (吳平華)近日,宜賓市敘州區紀委監委第六紀檢監察室牽頭,統籌南部片區紀檢監察協作組對問題線索進行處置,有效解決了過去辦案力量淡薄、質效不高的短板。
這是敘州區紀委監委開展制度建設創新工程的具體措施之一。今年以來,敘州區紀委監委以制度建設創新工程、案件質量提升工程、隊伍建設優化工程“三項工程”為抓手,不斷提升紀檢監察工作規范化、法治化、正規化水平,推動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不斷增強。
制度建設創新工程打造規范化機構運行

針對鄉鎮(街道)紀(工)委監督重點不夠突出、監督效能不高、監督力量不足等問題,該區以“優化協同高效”為目標,按照“區域相近、利于工作、力量均衡”原則創新片區協作機制,將全區17個鄉鎮(街道)劃分為5個紀檢監察片區協作組,由區紀委監委統籌人員力量,聯合開展監督檢查、線索處置、審查調查和案件審理等工作,形成上下聯動、條塊結合、縱橫銜接的高效聯動協作局面。
為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夯實村(社區)黨風廉政建設基礎,敘州區紀委監委通過制定《關于選聘村(社區)黨風政風監督員的通知》,配備367名監督員,進一步了拓寬基層監督渠道。
敘州區紀委監委還通過制發《關于實行2022年工作周(月)報制的通知》《派駐機構工作辦法》《派出監察室工作辦法》等相關制度打造規范化機構運行模式,不斷強化紀檢監察隊伍政治擔當,增強紀律約束意識。
案件質量提升工程筑牢法治化案件審理體系

“通過這次審理介入,我們認識到在辦案中應把‘三個效果’有機統一貫穿始終,重視對量紀量法情節的查證。”敘州區紀委監委第一紀檢監察室負責人說道。
原來,這是敘州區紀委監委建立“審評同步”,對每起案件的審查調查質量和效率進行“量化打分”,并實行“評比曬分”,倒逼案件承辦部門主動提質增效的有效做法之一。
“我們將案件審理評查細化為5大板塊69個細項,對照細項逐項審核,并對疑難點、爭議點進行研究會商。”案件審理室負責人介紹,除了嚴把案件質量審核關,還通過“審評同步”對每起案件的審查調查質量和效率進行“量化打分”、審理部門提前介入、開設移前“咨詢通道”、實行移后“爭議會商”等方式開展案件質量提升行動,筑牢法治化案件審理體系。今年上半年,全區共評審案件70余件,反饋整改問題400余個,調取書證不規范等反復出現的問題逐漸減少,案件退查、補查率明顯降低。
結合案件評查問題整改,敘州區紀委監委不定期召開召開案件質量評審情況通報座談會,促進查審雙方嚴格依紀依法辦案,共同對案件質量負責,共同提高辦案質量,全面提升案件質量和規范化水平。
隊伍建設優化工程鍛造正規化紀檢監察鐵軍
連日來,如何做深做細做實基層監督,成為泥溪鎮紀委負責人的心頭事。自全區村級紀檢監督工作業務培訓后,他就忙著抓緊完善下沉監督“3431”工作機制配套措施,編印《村級事務小微權力清單及流程規范指南》口袋書,不斷推動基層紀檢工作的規范化。
前期摸底調研,堅持按需施教,找準“需什么”與“學什么”的結合點,敘州區紀委監委通過干部隊伍分類培養、“掛職鍛煉+跟班學習”培養、推進“周五課堂”精品化建設等形式,建立年輕干部后備庫和專業人才師資庫,組織經驗豐富的紀檢監察干部為年輕同志“引路搭臺”,幫助其在內審突破、筆錄制作、外調取證、協查協作等方面的迅速提升,形成人人會辦案、人人能辦案的工作格局。
與此同時,敘州區先后出臺《進一步激勵干部擔當作為十條措施》《紀檢干部“1+N”監督管理制度》,嚴管厚愛優化干部擔當思維,切實提升干部履職能力,鍛造正規化紀檢監察鐵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