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bwbd > 中新網四川

大學學子走進四川瀘縣探尋龍文化
2022年07月21日 19:47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韓金雨
實踐隊員在龍吟水岸廣場合影留念。段怡萱攝
實踐隊員在龍吟水岸廣場合影留念。段怡萱攝

  中新網四川新聞7月20日電 (查廣原 蔣沐坤)日前,來自重慶交通大學河海學院“瀘見龍騰”三下鄉實踐隊走進瀘州市瀘縣,尋訪宋韻龍城的文化精神底蘊。

  據了解,瀘縣龍橋文化生態園龍文化石刻藝術廣場隊員們被威嚴高聳的中華龍騰圖柱深深吸引,浮雕、圓雕造型精美,充分展示了中華龍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師生們來到四海龍王石雕像,最大的龍王敖廣龍身卷曲成“S”形,刻有縱列繩紋狀鱗甲,背脊有翅,龍身后部隱入一朵卷云紋中,其他三座雕像生態各異,活靈活現,充滿藝術想象空間。通過現場參觀,實踐隊員對龍城文化有了初體驗。

實踐隊員正在學習舞龍技藝。司蘇陽攝
實踐隊員正在學習舞龍技藝。司蘇陽攝

  瀘縣龍腦橋建于明代洪武年間,距今已有600多年歷史,是中國最大的龍雕石梁板橋。1996年,龍腦橋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師生們細觀,八個橋墩上雕刻有青獅、神龍、白象、麒麟,每個龍獸雕刻各具特色,氣勢不凡。歷經百年風霜,龍腦橋的歷史感如同酒窖一般,向世人訴說著時代的故事。2013年起,瀘縣境內的48座龍橋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70余座龍橋成為中國石刻藝術和龍文化歷史傳承與發展的重要歷史遺存。實踐隊員認真挖掘龍腦橋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科學價值,也對瀘縣的“龍”文化和“龍”精神有了全面認識。

實踐隊員現場觀察龍腦橋。典家豪攝
實踐隊員現場觀察龍腦橋。典家豪攝

  隨后,師生們又來到了雨壇鎮,拜訪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羅德書。雨壇彩龍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因其悠久的歷史和浪漫的龍舞表演,有著“東方活龍”的美譽。羅德書14歲隨父學習舞龍技藝,在祖輩民間龍舞的基礎上,吸收雜技藝術和外地龍舞技藝的精華,將雨壇彩龍進行創新和發展。“要把自己想象成一條龍,手隨眼動,眼隨心動,手、腳、心一齊動。”羅德書拿起自己制作的龍頭,舉過頭頂,現場展示舞龍,師生們紛紛爭著學舞龍。“現在有些舞龍就是兩腳跑得快,沒有舞出精、氣、神來,不算真正的舞龍。”羅德書講解稱。(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自拍偷亚洲产在线观看 | 特级做a爱片久久久久 | 亚洲欧美在线影院点击进入 | 亚洲中文字幕超麻 | 亚洲国产欧美91 |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