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8月5日電 (張霽)小小的農貿市場,一頭連著千家萬戶的“菜籃子”,一頭連著大小商戶的“飯碗”。干凈整潔、清潔明亮、管理有序的農貿市場,守護著居民的“舌尖幸福”。

剛走進武侯區益民菜市場大門,就有專門的志愿者提醒市民測溫、亮碼、掃描場所碼。此外,為進一步落實農貿市場疫情防控工作,市場主管方還通過員工核酸檢測、全面消殺工作等措施,維護市場安全。
“這些菜葉子不要亂扔,丟這里的垃圾桶就可以了。”對于益民菜市場(龍井店)德林蔬菜老板鄒可叔來說,每天說得最多的就是這句話。“市場干凈了,居民就更愿意來嘛,生意自然就好了。”作為一家在益民菜市經營了5年的蔬菜店負責人,鄒可叔還有著自己的獨家經營秘方。“菜品新鮮干凈是一方面,最重要的還是要誠信經營。”她表示,每個月他們使用的秤都要接受計量檢測單位的抽檢,秉承著誠信經營的原則,他們家也逐漸成為周圍居民心中的口碑店,短短一個小時內,前來買菜的人絡繹不絕。

“來咱們家買菜的都是周圍的街坊鄰居,將心比心,所以誠信經營是最起碼的。”鄒老板這樣表示。
除此以外,明碼標價是這個農貿市場的特點,無論是蔬菜水果店還是豬肉攤、水產店鋪等,市民都能清楚明白地知曉價格。“寫得很清楚,買得很明白,在這里買菜就像逛超市。”市民紛紛點贊道。
小菜籃承載著大民生。菜市場既是展示城市文明形象的窗口,也是衡量民生改善情況的標尺。明亮寬敞的環境、按類劃分的攤位設置為轄區市民帶來了舒適的購物體驗,不僅提升市民生活品質,也為城市文明添彩增色。
“一直以來,我們都設置了垃圾桶,引導商家‘垃圾不落地’,同時加大宣傳力度,督促商家誠信經營,共同維護市場環境。”益民菜市(龍井店)相關負責人這樣表示。
下一步,該市場所在的簇橋街道將聯合轄區監管部門,進一步鞏固農貿市場文明成效,形成文明菜市建設管理長效機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