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2月17日電 (劉剛 )眼下,正是雅安雨城區上里鎮七家村130畝草莓豐收的時節,鮮紅欲滴的草莓陸續成熟,吸引了不少游客前來觀光采摘,享受“莓”好時光。

據介紹,如今,一走進草莓溫室種植大棚,一股香甜味就撲鼻而來。一顆顆紅彤彤的草莓在片片綠葉中若隱若現,讓人垂涎欲滴。

“現在每天能采摘5000斤,2月底到3月初是盛果期,每天能采摘1萬斤,均價能保持在每斤20元左右,年產值預計能達到800萬元。”草莓基地負責人韓偉說。
“草莓基地入場還不到一年,較為明顯的改變就是村集體經濟收入增加了,村民的務工收入也很可觀。”據七家村“第一書記”羅啟明介紹,2021年,全村的村集體經濟收入只有3萬元左右,去年引進雅安市天潤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建成專業化草莓基地,成功解決以往流轉村集體土地“爛尾”問題,村集體經濟實現增收17萬余元。

據草莓基地負責人韓偉介紹,1株草莓大概能開16次花,現在已經進入第四輪花結果的尾期。自己與草莓打交道已經有11個年頭,從繁育到銷售,他熟知各個環節。草莓生產基地從幾十畝慢慢擴大到近千畝,草莓繁殖基地從幾畝發展到幾十畝。每年有100萬斤草莓和數百萬株草莓苗從雅安銷往全國各地。
“韓老板很有魄力,一下子就搞了這么大的產業。”七家村村民鄭守霞說,從去年7月份開始,她就在基地務工。從開荒、搭棚、除草、種苗、管護,再到采摘、包裝,她都全程參與,平均一個月能掙2000多元。和自己一樣在基地務工的,還有七家村及七家村周邊村莊的近60名村民。
“基地讓群眾‘家門口就業’,也帶動了村級集體經濟進一步發展。”雨城區上里鎮七家村相關負責人表示,七家村草莓種植基地還采用“黨總支+公司+農戶”方式運作,是村集體經濟組織參與建成的優勢產業。目前,七家村和草莓種植基地正聯合相關企業對七家村閑置的農產品基地、凍庫、廠房進行改造提升,合力共建農產品銷售、倉儲、物流為一體的標準化農產品交易中心。中心建成后,可實現村集體增收40萬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