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2月21日電 (鄒文皓)“今天來感覺這個砂糖橘挺不錯的,你看這一串,好漂亮啊。”日前,在瀘州市龍馬潭區特興街道長春村富興果園內,金燦燦的砂糖橘掛滿枝頭,游客們盡情享受著采摘的樂趣。

果園內,鳥鳴陣陣,成片的果樹翠綠欲滴,果子密密麻麻結了好幾層,在陽光的照耀下格外誘人。游客石小玲和代華風漫步其間,看到中意的果子,便摘下放到桶中,不一會便摘了滿滿一桶。
“我在年前的時候就來買了些果子回家過年,家里人都說味道甜,所以我再來摘點回去。”市民石小玲說。
“我們這里的砂糖橘主要銷路是供游客和公司團建采摘,也有一些客戶會找我們訂購,基本不愁銷路。今天下午,就要交付一筆2000斤的砂糖橘訂單。”果園負責人黃華一邊采摘,一邊高興地說,今年,果園可以收獲15萬斤砂糖橘,現在已經賣出14萬斤。
據了解,黃華一家從2013年開始試種砂糖橘,第三年開始掛果。多年來,黃華逐漸摸索出一套種植經驗,在他的精心管理下,砂糖橘產量漸漸提升,品質不斷提高,市場也越來越旺。“我們瀘州地區的土壤、天氣都比較適合種植砂糖橘,所以我們種出來的果子品質相當不錯,并且要比廣東、廣西晚熟半個月,能夠錯峰上市,因此價格也比較俏,游客來采摘賣5塊錢一斤,批發價也能賣2塊多,總收入能達到50萬元左右。”黃華介紹說,除了35畝砂糖橘,果園內還種植了愛媛橙、皇帝柑和沃柑等,每年從10月開始,一直到次年3月,4種不同的柑橘依次成熟,實現了長達半年多的橘子采摘期,極大提高了經濟效益。
“我們引進農業企業、土專家到村上發展農業產業,既能帶動村民就近就業,增加收入,也能通過入股龍頭企業分紅、流轉土地等方式,來增加村集體經濟的收入。”長春村黨委副書記張小玲表示。
近年來,龍馬潭區因地制宜制定目標定位和發展路徑,不斷發展糯紅高粱、特色水果、健康水產、優質水稻、休閑觀光農業等農業產業,推動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同時不斷加強鄉村振興人才隊伍建設,吸納鄉賢代表人士,培養新型職業農民,挖掘致富“土專家”,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實人才支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