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2月22日電(劉忠俊 郭僑 潘建勇)“剛入職,還在學習階段,不過一天比一天熟練了。”21日,眉山市仁壽經濟開發區某科技公司生產車間里,36歲的梁秀英正在流水線上進行玻璃瓶“貼花”工作。

生產線上,由石英砂、純堿、碎玻璃和玻璃澄清劑、助溶劑組成的原材料,經過科學配制、熔化、供料、成型、退火、檢驗等程序后,被塑造成一個個漂亮的玻璃酒瓶和玻璃燈飾,人工主要集中在“貼花”、檢驗和搬運環節。“目前有100余名工人,幾乎都是家住附近的群眾。”企業相關負責人稱,“貼花”環節熟練工每天能貼800至1000支玻璃酒瓶,計件工資,每人都有不錯的收入。

和梁秀英一樣,剛在經開區另一家企業找到工作的王濤,也對新工作非常滿意。“以前在外地,總是牽掛家人,現在每天都能回家,工作起來感覺更有干勁兒了。”王濤稱,家鄉發展越來越好,企業也越來越多,有機會在“家門口”找到合適工作。

近年來,仁壽縣多措并舉,扎實抓好群眾就業民生工程,讓更多群眾不再外出漂泊,在“家門口”就能端牢飯碗。2023年來,仁壽縣已在城區和鄉鎮開展多場“游子歸鄉樂業家鄉”線下專場招聘會,并恢復了人力資源勞務市場,每月6日、16日、26日開展現場招聘活動,把崗位送到群眾“家門口”,開通就業服務“直通車”。同時,立足企業產業類型、用工結構、崗位需求等,找準企業用工與群眾就業供需結合點,采用“線上互動+線下推動”方式,積極搭建信息平臺,及時提供就近就業相關政策解答、信息咨詢、崗位推介等服務。
此外,針對群眾就業需求,仁壽縣還及時開展免費的各種企業適用工種、創業、家政、農業種植技術等定向技能培訓,提升返鄉人員就業技能,引導務工人員就地就近穩就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