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bwbd > 中新網四川

達州市宣漢縣創新探索“文化十二條” 助力鄉村文化振興
2023年02月22日 15:50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曹惠君

  中新網四川新聞2月22日電 (張平 漆楚良 姚勝)“早晨來時霧沉沉,只聽到鑼鼓沒看到人,兩手撥開云和霧,遍山遍野都是薅草的人……”21日,四川達州宣漢縣白馬鎮畢城村的“想秀你就來”鄉村大舞臺上熱鬧非凡,一群來自周邊鄉鎮的“民星”正在表演文藝節目,來自渡口土家鄉的楊小菊一展歌喉,唱出傳承千年的薅草鑼鼓。

《夢回巴國》劇照。張平 攝
《夢回巴國》劇照。張平 攝

  當天,四川省鄉村文化振興“百千萬”工程表彰暨現場推進會在宣漢縣舉辦,會議表彰了四川第二批120個“省級樣板村鎮”,畢城村位列其中。

鄉村大舞臺。宣漢縣委宣傳部供圖
鄉村大舞臺。宣漢縣委宣傳部供圖

  近年來,宣漢縣大力實施“文旅靚縣”戰略,聚焦文化服務效能、群眾文化需求、賡續文化根脈、文化融合發展“四大主題”,創新探索“文化十二條”,助力鄉村文化振興。

  為夯實鄉村文化根基,宣漢縣大力實施“三項行動”:實施硬基礎建設行動,對“沉睡”的閑置資產進行盤活,建成南壩鎮、胡家鎮、渡口土家族鄉文化綜合體3個;實施軟實力提升行動,建成鄉土文化能人、非遺傳承人、能工巧匠、民間藝人、新鄉賢、文化志愿者等6支鄉村文化“主力軍”;實施云服務攻堅行動,開通“宣漢圖書館”“宣漢文藝”等一批公眾號、視頻號、小程序,將文化資源打包上“云”,讓群眾足不出戶就能賞精品、學藝術、享閱讀、逛展覽。

讀書活動。宣漢縣委宣傳部供圖
讀書活動。宣漢縣委宣傳部供圖

  為激發鄉村文化活力,宣漢縣積極開展“三大活動”:開展“進萬家·送文化”活動,利用“宣漢融媒”app,及時掌握基層文化需求,精準制定派送文化清單,將歌舞、小品、快板等文藝節目送到百姓家門口;開展“結對子·種文化”活動,建立縣級文化單位與鄉村文化站結對幫扶機制;開展“展風采·享文化”活動,搭建“想秀你就來”鄉村大舞臺,讓“民星”在舞臺上展示自我風采。

  為豐富鄉村文化內涵,宣漢縣全力做好“三篇文章”:做好“文化溯源”文章,實施巴文化溯源、非遺保護傳承、鄉村文化記憶三項工程,加強對傳統文化的挖掘保護;做好“文化品牌”文章,打造“宣味”與“鄉味”兼具的文藝精品,叫響“夢里巴國·山水宣漢”文化品牌;做好“文化結合”文章,將優秀傳統文化與公民思想道德建設有機結合,深入挖掘巴文化內涵,提煉出“忠勇信義、勁勇善戰、奮勇爭先”的巴人精神,創新開展以“忠勇信義·德駐我家”為主題的公民思想道德教育活動,選樹道德模范、身邊好人、最美宣漢人。

  為增強鄉村文化動能,宣漢縣突出“三大抓手”:以文旅融合發展為抓手,實現文化發展與旅游產業比翼齊飛;以文化村鎮建設為抓手,實現鄉村建設與鄉村文化融合互促,按照“一村一品”的思路,深入挖掘非遺文化、紅色文化、民俗文化、土家文化、民歌文化等資源,為美麗鄉村建設鑄魂;以文創產品開發為抓手,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得益彰,以宣漢縣精心打造的全國首個巴文化大型沉浸式情景史詩劇《夢回巴國》為例,該劇開演至今共演出300余場次,觀眾累計10余萬人次,門票收入達1400余萬元。(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最新晚上碰碰精品视频 | 亚洲国产性色在线 | 亚洲另类在线一区 |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日韩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 亚洲视频之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