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2月23日電 (周玉琴 曹凘源)近日,在什邡市殘疾人“陽光康復家園”,蘭順惠打開手機,與大家分享不久前拍下的一段視頻。畫面中,她的丈夫聶楊兵走在一條小道上,小心翼翼邁開腳步,一步、兩步……臉上掛著勝利的喜悅,畫外音是蘭順惠激動的歡呼聲,“你可以出來走咯!”

蘭順惠夫婦是什邡市方亭街道萬豐村村民。2017年,聶楊兵遭遇車禍,顱內出血造成偏癱。2021年11月,什邡市殘疾人“陽光康復家園”成立,聶楊兵成為首批入園的服務對象。經過1年多的專業護理和康復練習,聶楊兵終于脫離助行器的輔助,可以獨立行走,語言功能也在逐步恢復。
目前,什邡市殘聯已在全市建立起3個“陽光康復家園”,服務覆蓋周邊10個鎮(街道),讓360多名重度肢體、精神、智力殘疾人就近得到康復和照護。
免費接送+專業護理 實現殘疾人“日間托管”
聶楊兵所住的“陽光康復家園”坐落在什邡市雍城街道元石衛生院圍城路分院,設置有殘疾人器械訓練室、康復理療室、手工制作室、文娛活動室、餐飲室等。
家園負責人周雪梅介紹,重度肢體、精神、智力殘疾人可以在這里接受集中、專業的照護和康復,每天早上會有免費專車將殘疾人接入園中,園內為他們提供三餐以及保健康復等服務。
免費接送和專業護理,讓蘭順惠可以放心地將丈夫“托管”給“陽光康復家園”。以前為了在家照顧丈夫,她沒辦法出去工作,收入來源有限,一家人日子過得緊巴巴的,“現在不僅減輕了家里照顧的壓力,還有時間去打工補貼家用。”蘭順惠說。
在“陽光康復家園”,工作人員還組織大家在手工制作室進行“工療”,制作糖紙盒和榮譽證書等。大家一邊聊天一邊工作,氛圍輕松活躍。周雪梅說,什邡市殘聯發動愛心企業和社會組織提供了手工制品訂單,讓殘疾人承擔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這既是一種康復治療的手段,也可以為殘疾人增加一些收入。
閑置資源+醫護團隊 為殘疾人服務展開探索
與“陽光康復家園”相鄰的是元石衛生院圍城路分院中醫科,在“陽光康復家園”里接受日間照料的殘疾人,都可以在這里免費享受中醫康復理療。
“陽光康復家園”負責人周雪梅介紹,“陽光康復家園”所使用的場地,原來是元石衛生院老院區的住院樓,新院區建成后,這棟樓就閑置下來。2021年,為深化殘疾人五級康復服務體系建設,什邡市政府殘工委積極統籌資源,將這棟閑置的住院樓利用起來,建設打造成了“陽光康復家園”。
同時,什邡市政府殘工委還依托元石衛生院醫療資源,整合衛健公共衛生服務和殘聯日間照料、家庭醫生簽約增值服務等項目來推動“陽光康復家園”運行。“什邡市殘聯組織街道殘疾人專干,并協調衛生院抽調專業醫護與志愿者共同為殘疾人提供日常服務,同時全院醫護團隊都可以提供專業支持。”周雪梅說。
“‘陽光康復家園’是現代基層治理模式的有益探索,目前該模式已在德陽其他區(市、縣)進行推廣。”德陽市殘聯負責人表示,通過盤活閑置場地、設備,拓展基層醫療機構的服務內容和業務,進一步健全殘疾人兜底保障體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