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2月24日電 (張浪 車小熙)成都市生態環境局23日召開新聞通氣會通報優化營商環境工作舉措及成效,并介紹未來工作規劃。

成都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唐冉熊在會上介紹說,市生態環境局堅持監管與服務并重,在嚴把環境準入關、牢守環保底線的同時,著眼“四個推進、四個助力”,持續推進生態環境領域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
據悉,成都市生態環境局主要從四個方面推進相關工作。在“三線一單”落地應用方面,將全市劃定為133個生態環境管控單元,建立起“1+5+N”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同時強化項目準入和后期監管,規范各類管控單元開發行為,協同支撐12個產業生態圈、58個產業功能區和20條產業鏈建設。
在推進環評審批提速增效方面,取消環評初審、執行環境標準和污染物總量指標3個環評審批要件。同時,將50大類報告表項目全面下放區(市)縣生態環境派出機構審批,對環境影響總體可控及民生相關的19類編制報告書和111類編制報告表行業實行環評告知承諾制審批,將審批時間壓縮至12個工作日內,極大提升審批時效。2022年,全市共審批項目環評1183個,總投資達1821億元。
在推進監管方式創新優化方面,成都市生態環境局分類制定幫扶企業名單,對全市585家重點行業工業企業上門“送政策、送技術、送方案、送服務”,對近千家規上企業開展績效評級提升培訓,同時采取差異化現場執法檢查措施。截至目前,共檢查企業8795家次,開展現場核實檢查企業4784家次,開展指導幫扶15792家次。此外持續推行柔性執法,使環境執法工作實現了從“末端執法”到“事前預防”、從“單點執法”到“面上普法”、從“傳統執法”到“服務性執法”的“三個轉變”。
在助推全市綠色低碳產業方面,成立成都市綠色低碳產業建圈強鏈工作推進小組,成功組建成都綠色低碳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牽頭聯合10余家在蓉高校院所、76家綠色低碳骨干企業共同組建產業創新聯盟。2022年,全市綠色低碳產業產值達2500億元,簽約重點項目46個,簽約金額達1469億元。
2023年,成都市生態環境局將堅決履行環保服務保障職能職責,將優化營商環境擺在更突出的位置。繼續開展精細管控和科技幫扶,深入貫徹落實綠色低碳產業“十個一”的工作機制,實施八大行動,力爭完成全市綠色低碳產業項目投資超250億元、產業產值超2600億元的目標。同時繼續深化落實環境執法相關措施,大力推廣運用科技執法手段,進一步優化監管工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