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2月27日電 (記者 安源)四川省法院于27日舉行《關于為“四化同步、城鄉融合、五區共興”提供司法保障和服務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新聞發布會,四川省法院圍繞四川省委十二屆二次全會確立的奮力寫好中國式現代化四川篇章總牽引、總抓手、總思路,緊扣實際拿出細化落實“四化同步、城鄉融合、五區共興”戰略部署的具體方案,推動四川省委決策部署在四川全省法院落到實處、終端見效,經四川省法院黨組研究,制定了《實施意見》。

據介紹,《實施意見》全文分為四個部分,共23條。《實施意見》要求四川全省法院切實把握四川省委決策部署的科學設定和戰略安排,對應四川現代化建設具體任務,逐一貫穿和運用到司法審判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的全過程,提出“九個圍繞”司法保障措施。
一是圍繞新型工業化推進目標強化司法保障,將產業發展重大案件納入府院“兩長”聯席會議范圍,健全以公平為原則的產權保護制度,貫徹落實《四川省營商環境對標創新行動方案》,服務四川全面融入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助力打造“四川制造”與“四川服務”拳頭產品,加大對關鍵核心技術、新興領域的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力度。二是圍繞信息化產業司法需求,依法支持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進網絡空間治理、網絡消費者權益保護、新業態勞動者用工及虛擬財產保護。三是圍繞城鎮化建設,依法調節人產城法律關系,妥善審理城市更新、新型城市建設工程和交通強省建設過程中的各類案件。四是圍繞農業現代化發展,拓展“天府糧倉”司法保障職能,促進耕地“非農化”“非糧化”依法治理,加大對“川字號”農產品品牌的司法保護力度。五是圍繞“城鄉融合”發展重點,聚焦農村產權制度、戶籍制度等重點領域加強司法保障力度,并持續打造“楓橋式人民法庭”,建設具有地方特色的“石榴籽”等品牌調解工作室,落實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措施,構建四川特色訴源治理新格局。六是圍繞“五區共興”推進要求,指導各級法院分級分類制定成都平原、川南、川東北、攀西經濟區和川西北生態示范區司法保障措施,協力發揮司法能動作用。七是圍繞實施“碳達峰十大行動”,完善預防性、恢復性司法措施,積極運用禁止令、訴前保全等多樣化法律措施,落實以生態環境修復為中心的損害救濟制度。八是圍繞促進共同富裕價值取向,把握疫情防控“平穩轉段”新要求,妥善化解新型基建、民生工程等領域矛盾糾紛。九是圍繞文化自信自強要求,聚焦文化資源權屬關系、智力成果保護、新型產業糾紛等法律問題,在審判中凸顯智力性、科技性、創造性價值取向,推動巴蜀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