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2月27日電 (喬劍 劉旭)“村里的道路全硬化了,飲水問題也得到了解決,特色產業蓬勃發展,群眾的腰包越來越鼓了……”2月27日,廣元市朝天區麻柳鄉石板村獼猴桃產業園區里一派繁忙景象,村支部書記胡文澤一邊忙著對獼猴桃進行灌溉,一邊高興地說。
近年來,朝天區始終堅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作為全省鄉村振興重點幫扶村之一的石板村,在朝天區政府辦的幫扶下,脫貧攻堅成果持續鞏固,鄉村建設全面加快,奏響了鄉村振興幸福曲。
修路引水補短板
走進石板村,寬闊的水泥路宛如玉帶環繞山間。“村里全是高山坡地,以前不通路,出行很不便。但是現在不一樣了,我們‘泥巴鞋’也走上了‘水泥路’。”村民趙德明激動地說。
民生問題就是大問題,一到村里,駐村工作隊就走訪調查。“石板村面積太大,村內大部分是泥土路,遇到雨天,道路泥濘、出行困難。”“村里時常缺水,希望能修路引水。”……聽到大家的訴求后,駐村工作隊暗下決心,一定要幫助群眾解決“急難愁盼”的問題。
駐村工作隊積極對接工作,切實解決群眾民生短板。目前,共爭取新建設道路5000余米,新建50立方蓄水池及配套管網,對原有的2個蓄水池進行擴建、管網維護,完善生活供水網絡建設,全面保障村民生產生活用水安全。
特色產業鼓腰包
產業是鄉村振興的基礎。自幫扶以來,駐村工作隊深入調研石板村資源稟賦和產業發展現狀,聽取群眾發展意愿,制定了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規劃,謀劃產業項目,積極爭取項目資金,用足用好各類補助政策,激活鄉村發展活力。
據了解,駐村工作隊爭取各類產業發展資金100余萬元,對原有的產業園區進行了提檔升級,新建園區道路3000米,隔離網2000米,整治水利溝渠800米,進行技術人員培訓超100人次。同時,利用村勞務合作專合社,大力推行“合作社+經營主體+農戶”企農利益聯結機制,帶動周邊40余人實現家門口就業,人均收入3000余元。
值得一提的是,駐村工作隊通過項目資金為三個農業園區新建冷庫1座,生產便道4公里,隔離網2000米,溝渠整治2000米,分選場1處200平方米。“我們目前正在組織實施,將進一步促進園區提檔升級,助力鄉村產業大發展。”駐村工作隊相關負責人介紹。
隊伍建設激活力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區政府辦機關黨委積極與石板村黨支部合作聯動,在石板村開設“協作共學課堂”,定期選派人員講解政府工作報告、電腦基本操作、賬務知識等,不斷提升基層工作人員的能力和水平。
“我們有時候對一些政策看不懂,搞不明白;現在好了,駐村工作隊來了,把政策講得很透徹,為我們指明了方向。”村支部副書記梁加明對這一舉措感受頗深。
同時,機關黨委也邀請村干部到區政府辦給所有干部職工傳授基層工作經驗、講解一線工作實情,及時向相關部門反映一線工作實情。
“我一直聯系‘三農’工作,通過聆聽基層干部的講課,讓我更加了解農村工作的實際情況,對我今后的工作有了很大的幫助。”區政府辦機關干部高逸表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