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2月28日電 題:打造成渝金融副中心 綿陽商業銀行加力加勁謀新招出實招
作者 祝凰淋 周敏 邱柯璽
如何把握和打造成渝金融副中心?在近日舉行的綿陽市級領導干部和縣級主要負責同志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讀書班上,四川省委常委、綿陽市委書記曹立軍作了深入淺出的解析和輔導,強調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是實體經濟的血脈,金融活、經濟活,金融穩、經濟穩。
如何加力加勁謀新招出實招,為打造機構組織強、市場輻射廣、科創特色明、生態環境優的成渝金融副中心貢獻綿商行力量?綿陽市商業銀行董事長何苗表示,將以創建國家級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為牽引,以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為主線,以金融改革創新為動力,以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為保障,完善現代金融服務體系,促進金融資源高效集聚,進一步推進加快改革、創新轉型、高質量發展,努力提升核心競爭能力,做大做強、做優做特,打造區域最佳銀行,為打造成渝經濟、科創、消費、金融、教育文化醫療副中心和西部陸海新通道重要樞紐傾力貢獻綿商行力量。

“綿陽市商業銀行明確2025年末的目標,不是‘拍腦袋’、想當然確立出來的,而是根據自身實際,來自科學謀劃,這個目標既符合實情又有一定‘高度’。”何苗說。
數據是最直觀的佐證:截至2022年末,綿陽市商業銀行資產總額1804.34億元,各項存款余額1259.33億元,各項貸款余額977.6億元,2022年度繳納稅金10.5億元,實現凈利潤10.34億元。中國銀行業協會2022年“陀螺”(GYROSCOPE)評價結果,綿陽市商業銀行競爭能力在同類型銀行參評中排名全國第7位、西部第1位,運營管理能力、收益可持續能力、服務能力、體系智能化能力在同類型銀行參評中排名四川第2位。
2021年12月,中國人民銀行等8部門聯合發布《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規劃》。2022年7月,國辦印發支持綿陽科技城建設科技創新先行區的文件,提出在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框架下,支持綿陽市創建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四川省“十四五”金融業發展和改革規劃》也提出,支持有條件的城市爭創全省金融副中心。應該說,經過多年努力,綿陽完全有條件打造成渝金融副中心——
從產業績效看,金融業增加值、存貸款規模、保費收入均居全省地級市首位;從機構數量看,銀行、保險、證券、小貸、擔保等機構數量均居全省地級市首位;從市場規模看,A股上市公司數、直接融資額均居全省地級市首位;從金融生態看,2022年,綿陽市金融生態環境評估以68.9分與成都并列第1。同時,綿陽應收賬款線上融資模式、設備儀器貸等多項科創改革經驗在全國推廣,科創金融特色明顯。
尤其是近年來,綿陽大力轉方式、調結構,推動經濟從高速增長邁向高質量增長,其中,金融業成為拉動綿陽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之一。
作為金融機構排頭兵,綿陽市商業銀行全面融入創建國家級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為加快建設中國科技城、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推動綿陽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金融力量。
打造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典型樣本

服務實體經濟是金融業的天職。作為綿陽銀行業的“排頭兵”,綿陽市商業銀行深諳其道,不僅為實體經濟的“脊梁”制造業提供金融支持,助力其轉型升級,還創新以多元化的綜合金融服務滿足實體經濟多樣化多變性的金融需求。
實體經濟是一國經濟的立身之本,是財富創造的根本源泉,是國家強盛的重要支柱。振興實體經濟是當前的重要任務,從中央到地方,“實體經濟”已成為政策中的熱門詞匯。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
金融與實體經濟的關系密不可分,兩者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綿陽市商業銀行做實做優“中小企業伙伴銀行、城鄉居民貼心銀行、社區服務特色銀行、地方經濟助力銀行”,亮出綜合金融這張名片,通過為制造業轉型升級制定綜合服務方案,有效滿足實體經濟更加多樣化多變性的金融需求。
從銀行的劃型上,綿陽市商業銀行屬于中小商業銀行,業務服務的對象主要是中小微企業。對于大型企業的金融服務,綿商行根據資本狀況和客戶所處行業、產業、區域優先參與。重點開展對大型企業核心產品進行配套的上下游客戶開展合作,以及針對優質大型企業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
銀行是高負債企業,銀行高負債中最穩定的客戶群體和負債資金來源,是城鄉居民和他們的閑置資金。如何做城鄉居民貼心銀行?綿商行初衷不改,充分滿足城鄉居民個人金融服務,比如存取款、日常代收代付、個人消費和經營性貸款、理財等,同步做到用心、貼心、暖心和愛心,從產品到服務,都必須得到認可和贊賞。認真落實監管機構對加強新市民金融服務工作的各項要求,聚焦新市民創業、就業、住房、教育、醫療、養老等需求,設置新市民客戶經理專崗及專屬服務窗口,持續完善服務渠道,盡力降低服務成本,不斷提高金融服務可得性和便利性。
如何做社區服務特色銀行?社區是城市和城鎮的基本單元,是城鄉居民居住地的基層組織,是綿商行營業機構特色服務的特定范圍。綿商行上下認識深刻,社區服務不單是為作為組織的社區服務,而是以協助、配合社區這個基層組織,協同開展便民的基礎而富有特色的金融服務。
經濟決定金融,金融為經濟服務。綿商行作為綿陽首家市級法人銀行,生存于地方、扎根于地方、服務于地方方能行高致遠。對此,綿商行上下同樣認識深刻,做地方經濟助力銀行,助力地方經濟,堅持服務實體經濟的本質要求,圍繞地方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骨干業務、重點項目做好金融服務工作。
何苗表示,根據綿商行市場定位要求,綿商行將一如既往把中小微企業作為資產業務的主要客戶群體,并落實好監管部門“兩增兩控”的監管要求。進一步突出抓好為城鄉居民和社區服務為載體的大零售業務,鞏固和拓展基礎性負債客戶群體。充分結合中國(綿陽)科技城發展規劃,深耕綿陽市場,擴大市場份額。跨區域異地分行積極與當地經濟發展狀況和需求接軌,在助推地方經濟發展中實現綿商行加快發展。
“綿商行就是要通過一系列實打實的服務舉措,定制綜合服務方案,讓金融賦能產業鏈升級,最終打造綜合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典型樣本。”回望過去、面對當下、著眼未來,何苗一席話,讓我們對綿商行的快步發展充滿信心和期待。
走出屬于自己的綜合金融服務道路

互聯網的迅猛發展讓金融業的競爭日趨激烈,金融與科技的結合顯得尤為重要。在金融脫媒、互聯網沖擊等多種因素影響下,如何提升綜合金融服務能力成為各家銀行關注的重點。
事實上,綿陽市商業銀行在綜合金融上的布局先人一步。在戰略層面上,綿商行致力于打造“在中國有聲音、在西部有形象、在成渝雙城經濟圈有影響力、在四川有感召力、在綿陽有主導力”的區域最佳銀行、服務領先銀行,加快和加大創新步伐,推進和推出特色金融,“綜合化”已成為綿商行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
在推進產品創新中,綿商行對產品創新的研發,實行條線負責制。產品創新的審查,實行專業負責制,即風險管理部、法律合規部建立專業團隊,負責進行新產品的政策、風險和流程審查。產品創新的審批,實行行長負責制,即新研發的產品在經過條線分管行領導審閱、風險管理部、法律合規部和分管行領導審查之后,報行長審批后實施。各分支行對產品創新的需求建議,向條線部門報告。
在推進服務創新中,綿商行基于對客戶的深入了解,以促進客戶生活感覺提升,心情、情緒、感情、尊嚴得到尊重為目的,而提供的增值服務。在服務策略、服務機制、服務方式上包括善待客戶抱怨,用春風化雨的方式進行化解和消除;實行有彈性的服務方式,既充分滿足客戶需求,又不致于銀行陷入被動;在有求必應的服務狀態下,盡可能實現主動服務;用超前的眼光推測創新,合理恰當地引導客戶的期望;對客戶群體進行必要的細分,建立一攬子服務體系開展有針對性的服務。
在推進業務創新中,綿商行構建大公司、大零售、大市場、大資管、投貸聯動、公私聯動、內外聯動、營審聯動的業務體系。構建由公司業務部牽頭的大公司業務體系,逐步深化對特定行業和類別金融業務的研究和拓展。構建由個人金融部牽頭的大零售業務體系,系統研究和拓展零售業務架構和服務體系。構建由金融市場部牽頭的大市場和大資管業務體系,系統研究和拓展同業融資業務和同業投資業務,債券投資、債權投資、資本市場投資業務,創造條件爭取證券、信托、基金、債券托管資格并開展相應業務。爭取設立投資子公司并開展投貸聯動業務。實行公司業務與個人零售業務聯動互動開展。境內人民幣業務與國際業務相結合相并進開業。構建前臺業務營銷拓展與業務審查和風險合規緊密聯系的業務運行機制。
產業為基礎、科技為引領、金融為催化劑,在圍繞“新”字做文章的現代產業體系建設中,產業—科技—金融的有機結合成為關鍵性命題。始終堅持科技金融助力實體經濟,這就是綿商行引領示范的底氣、銳氣與朝氣。
走好特色化之路,綿商行作為設在中國(綿陽)科技城的首家市級法人銀行、中小商業銀行,是必然的選擇。推進和推出特色金融是一個漸進和深化的過程,是一個改變和轉型的過程,也是一個自覺和自信的過程。綿商行特色金融包括科技金融、供應鏈金融、普惠金融、涉農金融、社區金融等,根據實際需要不斷拓展。
如何進一步做好科技金融?綿陽是中國唯一科技城,也是全國科技與金融結合試點城市。綿商行專業化特色化的科技金融服務起步較早,必須繼續保持科技金融服務的研發精神和發展態勢,繼續保持與科技部門、知識產權部門的合作,并強化政策和業務指導,深化和完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持續加大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
如何做好供應鏈金融?綿商行圍繞核心企業,管理中下游中小微企業的物資流、資金流、信息流,真正讓拓展供應鏈金融將成為綿商行服務中小微企業的重要方式。開展以與長虹集團合作為切入點,不斷拓展核心客戶領域,加大與其他核心企業、重點行業、金融機構合作的供應鏈金融服務模式和方式的探索,緊跟市場需求,做好產品設計和系統研發提升供應鏈金融服務的競爭力。
如何做好普惠金融?普惠金融部是綿商行普惠金融業務的歸口管理部門,主要職能負責全行普惠金融業務的營銷組織推進、區域市場研究、資源配置、產品研發和推介、政策傳導、信貸風險監控、專營機構組建管理、業務培訓和客戶服務管理等工作。部門充分發揮綿商行優勢,加快形成“專營團隊+傳統網點+線上平臺”的服務體系,打造本行具有自身特色的普惠金融業務發展模式,不斷平衡業務發展和社會責任,做大做強普惠金融業務,最終落實金融服務實體的政策要求以及完成監管規定的“兩增兩控”目標。
如何做好涉農金融?農業是基礎產業,一直是產業政策、信貸政策、財政政策重點支持的領域,也是綿商行金融服務應當持續加強和深化拓展的領域。綿商行還將重點圍繞重要農業產業化基地建設、重點農產品加工企業、農村休閑旅游業、城郊和城鎮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給予支持,不斷加大綿商行產品、機構和系統可支撐的城郊和城鎮居民的金融服務。
如何做好社區金融?綿商行繼續加大專門致力于社區服務的社區支行建設的力度,突出機構的專業化和服務專業性。加大社區金融服務產品的研發和營銷力度,充分滿足不同社區,特別是特色明顯、需求特殊社區的金融服務需求。建立與作為城鄉基層組織社區的緊密聯系,讓社區工作人員成為我行形象、產品和業務的宣傳員、營銷員、輔導員,成為金融服務創新的提示員、解釋員、推動員。
一套一環扣一環的完整綜合服務方案,可為企業客戶、政府機構客戶、市民客戶提供一攬子的一體化、智能化、無縫隙的管家式貼心服務。
無科技,不金融。深化金融科技賦能實體經濟,以強大的金融血脈支撐地方發展,已成為描繪城市發展藍圖的重要舉措,勢必書寫濃墨重彩的新篇章。
種種跡象表明,綿陽市商業銀行正通過多種多樣的方式努力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綜合金融服務道路,助力企業基業長青。
為打造成渝金融副中心貢獻力量

金融服務唯實惟先、集智聚力,綿陽市商業銀行精心研究經濟動能轉換的行業趨勢,制定了“三年發展規劃”,聚焦國企改革、區域特色、實體經濟等領域,在服務綿陽“十四五”新發展格局、全力打造成渝金融副中心中積極擔當作為。
綿陽市商業銀行首先向自身革命,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強化頂層設計,突出實踐探索,深入推進我行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充分激活、有效釋放創新動力,推動綿商行走出一條符合自身實際的創新發展之路。
在明晰和深化公司治理方面,綿商行充分發揮行黨委對全行工作的領導和政治核心作用,涉及全行“三重一大”事項應經行黨委研究決定。全面發揮董事會在戰略制定、經營層選聘、經營管理和風險管控等重大事項的決策領導作用。同時確保高級管理層的作用、監事會的作用發揮無障礙,真正管理得好、監督得到位。
全面落實市委“人才興市”戰略,高度重視和加強人才管理。樹立和落實人才興行的理念,建立起柜員、客戶經理、管理人員準入資格制和等級管理制,還建立起總行空缺崗位所需人員內部競爭性選拔、全行中層管理人員缺職內部競爭性選拔、全行中層管理人員任期業績目標考核等一系列機制。
綿商行還從服從戰略、完善配置,職責明晰、精簡效率,貼近市場、有利競爭,內部制衡、科學合理幾個方面,著手改進和優化組織架構。從控制機構總量、優化機構布局、突出機構特色、實行功能輻射幾個方面,著力改變和調優機構布局。
勇于向自身革命,傾力服務地方經濟發展。近年來,綿商行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鄉村振興、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等國計民生領域,積極參與打基礎、補短板、強功能、利長遠、惠民生的重大項目,主動營銷、精準對接、批量服務,推動綿陽經濟發展跑出“加速度”。
圍繞綿陽區域優勢和特色產業,綿商行以企業需求為中心,通過多樣化、差異化的信貸政策和金融產品,適配授信、發債、結算、供應鏈等線上、線下金融服務,為優質企業搭建綠色服務通道,為種子企業的成長和上市孵化量身定制扶持計劃,持續發揮在小微金融服務領域內的專業優勢,不斷改進提升信貸流程,更新迭代金融產品,靈活線上線下業務協同,為廣大小微客戶提供高效的綜合化金融服務,支持企業穩健發展,開發培育并做大做強中小企業集群。
收獲多項大獎,綿商行助力綿陽高質量發展獲各界認可。綿商行先后獲得中國最具創新力中小銀行、中國社會責任先進企業、全國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十佳商業銀行、全國金融業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示范單位、全國地方金融服務小微企業及三農十佳銀行、全國個人征信系統數據質量工作優秀機構、全國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表現突出銀行團隊、中國服務區域發展最佳金融機構、全國金融思想政治工作優秀單位、“中國地方金融(2016)十佳競爭力銀行”,新華社半月談雜志社“第八屆品牌生活榜金融榜最佳城市商業銀行”、中國金融品牌價值100強、四川省文明單位、四川五一勞動獎狀、四川省模范職工之家、四川省誠信企業、四川服務業企業100強、綿陽市文明行業等榮譽。一項項大獎,贏得好口碑,鑄就綿商行一流品牌。
經濟興,金融興;經濟強,金融強。在推動新時代新征程綿陽現代化建設開好局起好步的關鍵時期,綿商行更將緊隨城市發展戰略,立足自身崗位,發揚“三牛”精神,馳而不息地服務地方發展,助力打造成渝金融副中心,在建設現代化綿陽的大戰略、大機遇、大征程中,繼續貢獻綿商行的新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