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3月3日電 (李欣瀅)近日,成都市雙流區中醫藥學術經驗繼承拜師儀式在成都市雙流區中醫醫院舉行,旨在進一步傳承岐黃之術,弘揚大醫精誠,培養中醫藥人才,讓岐黃之火薪火相傳。

“人才是中醫藥發展的第一資源”,長期以來,雙流區委、區政府多方位支持中醫藥事業發展。本次雙流區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拜師儀式邀請到全國、省、市名老中醫藥專家17名,其中區外特聘專家5名,特聘專家繼承人14名,區級專家12名,區級專家繼承人24名。

伴隨著悠揚的古琴樂聲,一場傳統古樸卻莊重典雅的儀式拉開序幕。儀式上,主持人介紹了陳天然、李先樑、何成詩、梁超等17名在學術上有一定造詣、擁有豐富臨床經驗、在全省乃至全國有一定影響力的中醫藥專家。雙流區衛健局局長王功玉向區外特聘名老中醫藥專家及區內名老中醫藥專家頒發聘書。隨后舉行了莊嚴的拜師儀式,繼承人分別向指導老師行三叩首大禮,為師傅奉茶。
繼承人代表劉紅偉表示,將珍惜難得的學習機會,謙虛好學,扎扎實實學本領,繼承指導老師寶貴的實踐經,并發揚中醫藥文化精髓。贈語講話中,指導老師代表陳天然表示將言傳身教、精心傳授,把自己多年行醫積累的臨床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希望繼承人能夠珍惜機會,學有所成。
成都市雙流區人民政府副區長薛燕向指導老師和學術經驗繼承人們表示祝賀。她指出,希望各位學員珍惜師承機會,秉持赤子之心,以光陰修身、精技,從跟診抄方到望聞問切,從耳濡目染到衣缽相傳,學習老師們的高尚醫德、精湛醫術,爭做德才兼備的中醫藥傳承者。薛燕表示,雙流區也將在上級中醫藥主管部門領導下,沉心靜氣、深耕細作、守正創新,建強中醫藥人才隊伍,高質量發展中醫藥事業,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公平可及、高效高質的中醫藥服務。
中醫藥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是繼承和發揚中醫藥學、培養造就高層次中醫藥臨床人才的重要途徑,是實施中醫藥繼續教育的重要形式。成都市雙流區中醫藥學術經驗繼承拜師儀式的舉行標志著雙流區將在中醫藥人才培養上出實招、下實功、見實效,傳承創新,革故鼎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