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3月4日電 (黎濤)為解決企業上下游合作、“校地院企”合作、人才引育、技術研發等方面的實際問題,促進南充高端裝備制造企業高質量發展,3月3日,由南充市順慶區委組織部(區委人才辦)主辦的南充市產業人才發展聯盟高端裝備制造分聯盟供需交流活動在中科九微科技有限公司舉行。

“在全市加快建設區域制造中心的關鍵時刻,衷心希望通過這個機會,融洽黨委政府與企業界、學術界的關系,為大家加深合作、共謀發展提供一個交流的平臺,為南充推動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加快建設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提供支撐。”順慶區委組織部有關負責人的“開場白”,言簡意賅地道出了活動的宗旨。

去年7月,南充成立產業人才發展聯盟,這是川東北首個跨行業、多領域、開放性的人才發展組織,由南充市內外50多所大中專學校、科研院所和全市150多個重點企業組成,涵蓋10大行業,有高端制造業、汽車汽配、現代農業、商貿物流、文化旅游等10個產業人才發展分聯盟,各分聯盟都有一個“盟主”單位,“中科九微”正是高端制造業的“盟主”。
“只有深耕自己的行業領域,走出自己的技術特色路線,才能實現突圍,打破發展壁壘。”中科九微控股集團副總裁余柯從企業區域布局、業務板塊、服務領域、產業發展等方面,詳細介紹了中科九微的發展情況,提出了“成為國內領先,全球知名真空科技企業”的目標,闡述了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對于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
“人才是企業發展的關鍵,我主要分享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經驗。”中科九微科技有限公司組織發展高級經理吳優從人才的“引進來、扶上馬、送一程”三方面分享了中科九微在人才隊伍建設中的做法和成效。
在專家推薦環節,7名專家先作自我推薦,將各自團隊研究方向和重點擺了出來。“作為‘雙一流’院校,‘十二五’以來,我們有4000多項專利,去年學校實到科研經費7億多元,60多年來,學校培養了27萬高技術人才。”四川省專家服務團專家、智能電網與智能控制南充實驗室主任、西南石油大學(南充)電氣信息學院副院長諶海云介紹。
“我們是一所以師范為特色的綜合性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在材料學方面的研究也有很多成果,企業家可與我們對接。”西華師范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副教授、博士張敏表態。
如果將本次高端裝備制造分聯盟供需交流活動比作一次“相親”,政府則是牽線搭橋的“媒人”,企業和高校就是“相親”的雙方,對“相親”對象。在26家高端制造企業高管介紹環節,企業負責人一一介紹了自己的公司和發展領域,同時也虛心求教企業發展中的技術問題。
有著20多年汽車減震器生產經驗的于歡振鑫制造有限公司于2020年投資新建了儀隴縣振鑫精密沖壓件有限公司,主要生產高精度減震彈簧盤系列產品,總經理陳峰剛剛介紹完公司的主打業務后,中科九微控股集團副總裁余柯馬上接話:“我們正在物色沖壓件,明天就派人和你們對接。”兩家企業“看對眼”后,現場響起熱烈的掌聲。
“我希望能夠有新材料,既維持原有產品性能,又降低生產成本。”四川東閣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應冬茍說。“我們正是專注新材料研發的專業團隊,相信我們能夠有更多合作空間。”張敏當即答復。
隨后,部分達成合作意向的專家團隊和企業現場簽訂了《專家團隊服務協議》。南充市高端人才服務中心主任楊濤說,給大家準備的資料上留有各位專家和企業界朋友的聯系方式,期待還有第二次、第三次這樣的交流活動,希望還有更多企業與專家團隊“聯姻”。
作為本次活動的承辦方,順慶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李波表示,該區將聚焦“制造強市人才先行”發展目標,為高端裝備制造企業搭建更具潛力的“朋友圈”,集聚更加有力的“智囊團”,當好更加給力的“護航員”。
南充市委人才辦副主任任利民介紹,南充市產業人才發展聯盟成立以來,已鏈接高校院所52家,聯系重點企業173個,吸納專家團隊61個,加速了對人才和項目的“虹吸效應”。希望企業能借船出海、借智登高,希望高校院所、專家團隊圍繞企業需求開展技術攻關,“產學研用”協同創新,讓人才“接到地氣”、企業“接上天線”,讓科研成果轉化為產業創新的蓬勃動力。各地人才辦要全面整合各方力量,聚焦企業所需所盼,開展“政策上門”,“一對一”“面對面”解讀答疑,對產業鏈企業開展“保姆式”服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