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4月2日電 (龔添慶 袁欽欽 黃霞)近日,廣安市前鋒區婦幼保健院在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對口幫扶團隊的指導下,成功為一名瘢痕子宮合并癲癇的高危產婦順利實施了剖宮產分娩并完成圍術期管理,母嬰平安。據了解,這也是廣安市前鋒區婦幼保健院首例在指導下完成的超聲引導下腰方肌阻滯麻醉,未來將為該院開展更多圍術期鎮痛、改善分娩服務質量打下堅實的基礎。
成婦兒團隊為高危二胎媽媽“把脈”

懷孕38周的小麗(化名)住進了廣安市前鋒區婦幼保健院,準備迎接自己的第二個孩子,這本是一件大喜事,但她和家人卻一直心懷著一份擔憂甚至恐懼。因為她自幼確診癲癇,生第一胎時更是在剖宮產手術中癲癇大發作、產后大出血,在鬼門關前走過一遭的痛苦經歷還仍歷歷在目。
時隔四年再次懷孕后,她還專程去過癲癇專科就診,妊娠期一直在服用癲癇藥物控制病情,在廣安市前鋒區婦幼保健院定期產檢期間,除了合并輕度貧血外身體基本正常,懷孕期間癲癇也沒有發作。但仍然讓人擔心,這次她能順利地生下孩子嗎?
廣安市前鋒區婦幼保健院也是第一次遇到她這樣情況復雜的高危產婦。好在自2023年1月起,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產科醫師袁欽欽、麻醉科醫師龔添慶、新生兒科醫師黃霞等專家來到這里定點幫扶,在與前鋒區婦幼保健院團隊充分討論后,成婦兒團隊認為:有信心幫助小麗平安分娩。
隨著小麗預產期的臨近,成婦兒幫扶團隊與前鋒區婦幼保健院多學科多次開會討論,進行個體化風險評估,提前制定出了一份周詳的應對方案。
指導受扶單位完成首例超聲引導下腰方肌阻滯

轉眼就到了3月9日小麗剖腹產手術的日子,在住院待產的時間里中,她和家人看到了成婦兒和前鋒區婦幼保健院為她做出的努力,也對平安分娩有了更大的信心。
有了充足的術前準備,手術過程一路順利,在成婦兒專家團隊與受援機構醫護人員通力合作下,成功為小麗實施了腰硬聯合麻醉下剖宮產術。
當一聲響亮的哭聲在手術室響起,新生兒科醫師黃霞隨即對寶寶進行了初步評估:反應好,哭聲響亮,肌張力正常,體重3360g,身長49cm,三次新生兒評分都達到10分。為了預防抗癲癇藥物導致的新生兒出血風險,還及時給寶寶注射了1mg維生素K1。
孩子順利出生,意味著手術已經成功了一半,但產婦的危險還沒結束,術中醫療團隊及時予以產婦縮宮素靜脈推注以加強宮縮,將產后出血控制在了約300ml,術中未發生癲癇發作,最終順利完成了這臺剖宮產手術,母嬰平安。
術后,麻醉科醫師龔添慶指導前鋒區婦幼保健院的麻醉師為小麗做了超聲引導下雙側腰方肌阻滯,用于剖宮產術后鎮痛,這也是該院開展的首例超聲引導下腰方肌阻滯。
因為術后鎮痛和照顧得當,一直到小麗和寶寶出院為止,小麗的癲癇一直未再發作,全家人對成婦兒專家團隊以及前鋒區婦幼保健院的悉心照顧表示了由衷感謝。
對口幫扶20年 助力鄉村振興“五區共興”

至今,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走出去”開展對口支援、幫扶已經有近20年的歷程。從2018年起,為深入貫徹國家、省、市鄉村振興政策,切實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實施省委省政府“一干多支 五區協同”發展戰略、四川省醫療衛生對口支援“傳幫帶”工程精神,在四川省、成都市衛健委的指導下,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對基層地區開展了技術支持、管理創新等多種形式的對口支援“傳幫帶”工作。
截至2023年1月,成婦兒對口支援“傳幫帶”工程受援機構已達到11家,覆蓋阿壩、廣安、宜賓、廣元、巴中等地,通過“在線+在位”幫扶,派駐高級職稱專家駐點指導、技術支持等方式進行幫扶,專家們將該院醫療服務的規范化、標準化、同質化要求引入這些單位,不但授之以魚,更是授之以漁,對口支援地區的婦保院管理能力、技術水平得到顯著提升,受到當地醫護人員和群眾的稱贊。以廣安市前鋒區婦保院為例,在接受成婦兒幫扶后,于2022年成功通過二級婦幼保健機構現場評審。
實實在在地為基層幫扶,認認真真地為患者服務。據了解,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將繼續以提升受援機構婦幼健康服務水平為己任,為當地打造一支留得下、有能力、可支撐的本土婦幼健康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