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4月17日電 (唐千越)4月16日,在瀘州市龍馬潭區金龍鎮有機糯紅高粱集中移栽現場,一株株剛入土的高粱新苗在微風下輕輕搖曳,村民們正忙著高粱移栽,挖坑、放苗、栽苗等,一切井然有序。

“種高粱既有公司統一收購,又有專家提供技術指導,去年我種出來的高粱賣了三萬多。”正忙著栽苗的種植戶潘清友說,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他學會了寬窄行移栽法,今年準備將高粱擴種到13畝。
“我們今年推廣了新的‘1525’寬窄行帶狀輪作移栽方法,它的優勢是便于后期管理,更重要的是行間距比較科學,通風采光好,可以有效降低病蟲害的影響,保證高粱的良好生長。”龍馬潭區農業農村局農業技術推廣研究員徐超介紹說,“1525”寬窄行帶狀輪作能保證高粱移栽密度一畝可達7000株左右,進一步達到增產的效果。
規模化、標準化的種植方式為豐產打下了基礎,而訂單化生產則保證了銷路。目前,金龍鎮已建成龍馬潭區最大的瀘州老窖釀酒原糧基地,采用“公司+基地+農場(專合社)+農戶”的運營模式,按照“統一育苗、統一移栽、統一管理、統一銷售”的標準,嚴格保障品質,為村民們帶來可觀的收益。
“公司免費為大家提供高粱種子,并免費安裝殺蟲燈,保證大家按照標準化水平進行生產。”瀘州紅高粱現代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技術總監尹大寬介紹說,等高粱成熟時,公司將派專人以高于市場價進行收購,有效解決種植戶后顧之憂,促進農業產業提質增效。
據了解,近年來,龍馬潭區依托當地白酒產業優勢,推動瀨溪河生態農業示范帶建設,主要圍繞胡市-金龍一帶,以萬畝優質糯紅高粱基地為支撐,建設龍馬潭高粱現代農業園區,大力發展有機高粱訂單農業,收購價最高可達4.7元/斤,畝產增收可達500元以上。
“今年,我們在去年的基礎上擴大了4000畝,全區高粱種植面積達到3萬余畝,90%以上都屬于是瀘州老窖訂單模式,這樣就保障了農戶的銷路,而且價格比較高,農戶增收比較顯著。”徐超表示,除了訂單式生產,龍馬潭區還大力推廣高產栽培技術,并進行帶狀輪作,進一步提高耕地復種指數和總體經濟效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