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4月20日電 據四川人民出版社消息,在“世界讀書日”和“蓉漂人才日”來臨之際,長篇紀實隨筆集《蓉漂記》正式出版并上架銷售。
據了解,《蓉漂記》全景記錄了改革開放后第一代“蓉漂”在成都四十年漂泊與植根的真實生活經歷。作者樊雄以第一人稱的方式,講述自己在激情與夢想迸發的1980年代,失去讀高中升大學的機會后,仍一心向往成都,從川東北小縣城到大成都闖蕩打拼,無意中成為改革開放初第一代“蓉漂”的故事。
書中以大量真實鮮活的故事和細節,記錄了一個兩手空空的底層草根,怎樣在無依無靠的大都市頑強尋找立錐之地,又怎樣在重重激流險阻中站穩腳跟;講述了大變革時代個人求學、婚戀、闖蕩、求職,以及創業、淘金、教子、居家等不同時空場景的情感印記。
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四川省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李明泉在序言中評論該書:寫得情真意切、真實感人,字里行間流淌著辛酸的淚水、委屈的煩悶、無奈的掙扎、不屈的苦斗、成功的歡欣,異常生動地體現出“樊雄式執著”,向讀者破解了一個“草根”如何自我澆灌、剪枝除蔓,從而感受時代大變革的勃勃生機和陽光雨露,最終成長為為社會做貢獻、為家庭遮風雨、為朋友送清新的特異大樹的價值重構和內在密碼。
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四川省作家協會主席阿來評論道:“遷徏,安居,是人類本性的一體兩面,自古而然。在現當代,從農村到城市,從邊緣到中心,更是匯為浩浩洪流,方興未艾。為改變命運,為廣博見識,擴張生命,借杜甫詩叫‘葵藿傾太陽,物性固莫奪’。《蓉漂記》作為一份當代遷徏者的自述狀,意義不止于文學表達,還有社會學、人類學等方面的廣泛意義。”
據了解,該書作者樊雄,系20世紀90年代初期既已暫露頭角的大巴山作家,出版有詩集《冷慕與溫暖的手》《雨季情思》,隨筆集《關鍵:世界杰出人物的行為秘密》《煩人白話》等,后下海經商,現長居成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