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0月14日電 (申梨)近年來,綿竹市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面統籌創新資源和科技力量,充分發揮科技人才作用,組建科技特派團深入服務鎮村、企業等,開展一系列科技服務、科技攻關和技術培訓,破解鄉村產業發展的難點、痛點、堵點,打通科技興農“最后一公里”,助力鄉村振興和高質量發展。

近日,在漢旺鎮白溪河村的枇杷林里,除了辛勤的果農在地里忙活,還活躍著一支科技特派員隊伍的身影。科技特派員張全軍、廖慧萍穿行在林間,細致地查看枇杷的生長情況,并不時向基地務工人員講解修枝和病蟲害防治技巧。
與普通培訓課堂不同的是,這堂課不僅開在了田間地頭,十分接地氣,還充分考慮到了果農實際需求,通過“現場培訓+結對指導+操作演示”的方式,手把手幫助果農提高田間管理技術,讓農戶真正學懂弄通種植枇杷的“秘訣”。
“從整地到田間管理,從嫁接到除蟲,科技特派員都手把手地教,讓我們少走了很多彎路!”跟著科技特派員一起學習的果農蔣成云高興地說。蔣成云種植了12畝枇杷,科技特派員經常到田間地頭來指導他,還會根據不同問題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辦法,尤其是在病蟲害防治的關鍵期,幫果農解決技術難題,真正打通了科技服務農村的“最后一公里”。

“為群眾服好務,當好指導人,是我們的責任。每當看到種植戶和養殖戶臉上的笑容,就感到很欣慰和自豪。”廖慧萍表示,下一步,科技特派團將繼續總結相關經驗,在田間地頭的具體實踐中指導村民生產,助力鄉村振興。
目前,在綿竹,像張全軍、廖慧萍這樣的科技特派員共有14人,其中,省級科技特派員10名,市級科技特派員4名,分別來自阿壩師范學院、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四川省自然資源科學研究院、四川省農科院、四川省大熊貓科學研究院等高校院所,涉及茶葉、獼猴桃、玫瑰、畜禽養殖、糧經作物等多個領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