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0月18日電 (伍排勇 楊玲 肖欣雨)近年來,汶川縣在實施兩項改革中,將原雁門鄉所有村并入威州鎮,面對眾多村發展不平衡,多數村交通條件差,可利用資源少,村級集體經濟薄弱甚至為零的現狀。為破解難題、扭轉局面。該鎮通過黨建引領、支部結對共建的模式,以“先進”促“后進”,將發展較好的村與相對落后村結成幫扶對子。推出“飛地”抱團發展模式,共同促進村集體經濟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我們新橋村在威州黨委政府的安排下,與白水村結對共建。通過黨建引領,兩年來,白水村與新橋村加強合作提升,相互學習借鑒。今年,又通過新橋村與北水村出資共建‘飛地’4S店集體經濟服務項目。目前,整個建設正在有序進行,預計12月底全面投入運營!10月17日,在汶川縣威州鎮新橋村,占地10畝的白水村與新橋村集體經濟建設項目正在加快工程建設,新橋村黨總支書記馮從軍介紹,該項目的施工建設是通過黨建引領,創新推出兩村“飛地”抱團發展模式,共同促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有效嘗試。
據悉,在2021年,按照威州鎮統一部署,新橋村黨總支與白水村黨支部建立黨建結對共建關系,兩年多來,雙方共同推行“政治理論聯學、活動陣地聯用、黨員隊伍聯帶、組織生活聯過的四聯工作法,共同凝聚黨建資源力量。今年,為幫助白水村發展集體經濟,破解該村集體經濟空殼問題。白水村通過爭取項目資金360余萬,新橋村通過出讓土地、投入資金460余萬共同建設汽車4S綜合服務站,共同推動兩村集體經濟發展,積極探索黨建+鄉村振興發展新模式。
“我們白水村地處高半山,交通不便。通過和新橋村結對共建、黨建引領的方式,在汶川縣委、縣政府的支持下,爭取資金363萬元,在新橋村共同建設廠房。實現村民集體經濟發展,助力村民增收!卑姿妩h支部書記石定平介紹,通過結對共建,村集體也將破解集體經濟空殼難題,實現集體經濟發展零的突破。
據悉,該集體經濟建設項目總投資700余萬元,占地面積達10畝,其中建設面積1500余平方米,該項目一期工程主要為汽車4S店綜合服務場地建設,后期將配套建設新能源汽車服務配套設施。目前,為搶抓施工工期,施工方正加快鋼架房建設,下一步將加快地面硬化、房屋外裝、場平等施工建設,預計主體工程在11月底將全面完工。
“白水村集體經濟建設項目于八月中旬開工建設。已經完成兩層鋼架房的主體搭建工作,鋼結構主體結構已經完成總量的60%,在基礎地梁施工完成之后將進行平場,平場之后主要是幕墻和雨擋板屋面的工程施工,工程總體進度比較理想,預計在11月底全部交工!卑姿寮w經濟建設項目監理唐小貴表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