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0月25日電 (彭再江)近年來,瀘州市龍馬潭區特興街道圍繞高質量發展目標,充分發揮統戰自身政治優勢和資源優勢,突出抓好組織建設、服務保障、作用發揮,全方位、多舉措推動民營經濟快速發展。
著力“民營企業+精準招商”,強強聯手開創經濟發展新局面。以食品飲料、建筑材料、機械制造業等轄區內具有核心地位的“鏈主”企業為基礎,進行輻射與延伸,開展“強鏈補鏈”招商。通過對桂康酒業、四川巴蜀好利食品有限公司等“鏈主”企業的系統走訪調研,了解其發展中對上下游企業的需求,為其提供精準實用線索,并積極協調對接,引進瀘州百德祥酒類銷售有限公司等一系列鏈條企業,實現精準對接招商,做長產業鏈、做強產業群,項目產業價值鏈和核心競爭力不斷提升。2022年以來,特興街道圍繞產業鏈招商共計17家,產業鏈招引企業貢獻地方財力超200萬元。
著力“民營企業+集體經濟”,融合共生開拓民企共富新路徑。以“萬企興萬村”為落腳點,整合民營企業與集體經濟資源,搭建創業、發展平臺,實現民營企業與集體經濟攜手共進,帶動群眾增收致富。按照農戶以宅基地、閑置農房入股,村集體經濟公司參與管理,企業出資修繕美化項目區內的老舊農房的方式,大力推進農旅一體化項目——桐心院子共享農莊建設。2018年3月開園至今,已引進10余家商戶入駐同心美食街和農副產品展銷中心,累計接待游客80余萬人次,提供就業崗位50余個、臨時就業崗位1000余個,助力核心區農戶人均增收1500元/年,桐興村集體資產公司每年出租小木屋和收取配套服務費10萬元。
著力“民營企業+鄉賢會”,共建共享打開基層治理新格局。以成立鄉賢會契機,摸排民營企業家、無黨派人士、村(居)能人等新鄉賢資源,以桐興村為支點,撬動全街道鄉賢會,成立街道首個鄉賢調解工作室——“鄒建平工作室”。鄉賢會吸納鄉賢117人,民營企業家鄉賢占比約48%,協助化解各類鄉村矛盾糾紛,形成社會協同共治機制。截至目前,收集鄉村振興規劃、就業創業、移風易俗、環境整治等意見建議9條,累計調解化解糾紛36件。鄉賢四川巴蜀好利董事長劉勇積極累計捐贈價值100余萬元抗疫、助學物資;曾睿智園藝院為走馬村美麗新村建設中捐贈了價值約10萬元花苗,華僑袁之恒出資1萬元支持村上愛老敬老公益事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