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0月26日電 (記者 劉忠俊)10月26日,以“三蘇”法治文化與社會治理現代化為主題的第二屆“三蘇”法治文化論壇在眉山市啟幕,國內200余名高校法學教授,蘇學專家、學者代表等齊聚,共同探討“三蘇”法治文化理論研究和實踐。

眉山是“三蘇”的故鄉,也是“三蘇”文化傳承發展中心。眉山市法學會高度重視“三蘇”法治文化理論研究和實踐創新,厚植“三蘇”法治文化底蘊,整合青年普法志愿者和首席法律咨詢專家資源,拓展服務載體,以德治教化為手段,促進群眾崇德尚法,向上向善,取得的成績可圈可點。
中國法學會黨組成員、副會長張蘇軍表示,要加強對“三蘇”文化歷史遺跡的保護,弘揚代表性人物的事跡和精神,把三蘇法治文化研究成果作為法治宣傳教育的重要內容,講好“三蘇”法治故事,讓人民群眾認真汲取“三蘇”法治精神營養,養成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習慣,讓依法辦事蔚然成風。同時,堅定文化自信,共同推進“三蘇”法學研究成果服務法治實踐和領導決策,為推進市域治理、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做出新的貢獻。
近年來,四川省法學會團結帶領廣大法學法律工作者,緊緊圍繞新時代治蜀興川的“總牽引”“總抓手”“總思路”,全力推動工作創新發展,不斷深化重大法治問題理論研究,基層法學會“實體化、實戰化”建設提檔升級,首席法律咨詢專家制度為全國貢獻了“四川樣板”,啟動運行全國首個省級層面主導建設的現代法務集聚區——天府中央法務區,充分凸顯了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重要作用,為服務新時代新征程四川現代化建設開好局起好步提供了堅強法治保障。

此外,本次論壇聚焦“三蘇”法治文化與社會治理現代化主題,對于進一步推動“三蘇”法治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要以此次論壇為契機,挖掘、傳承、發揚“三蘇”法治文化的當代價值,充分吸收、轉化運用論壇成果,擦亮眉山“三蘇”法治文化名片。”四川省委政法委副書記、省法學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劉楠稱。
據悉,本次論壇還征集了“三蘇”法治文化論文165篇,經專家組初評、復評,評出一等獎4篇,二等獎8篇,三等獎12篇,優秀獎26篇。部分法學專家學者還在論壇上作了主旨演講,部分主題征文獲獎作者代表進行了交流發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