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0月30日電 (劉躍先 陳浪 王茜茜)近來,瀘州市納溪區先發帶后發結對幫扶稻城縣工作隊聚焦稻城縣教育、醫療、農業等重要領域人才不足不優等突出問題,創新“稻穗”人才工作品牌,“納”智“稻”成,努力為稻城打造一支帶不走、可持續的人才隊伍,為鄉村振興提供強大的人才支撐。

技術“稻”家提升群眾致富能力
“感謝政府提供的寶貴培訓機會,讓我對馬幫服務有了新的認識,我將做到學以致用,把學到的融入鄉村旅游服務過程中,為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務,維護好稻城旅游形象,為稻城旅游發展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學員代表四郎卓姆在結業典禮上說到。隨著2023年稻城縣香格里拉鎮亞丁村鄉村旅游服務技能培訓班第三期學員的結業,2023年瀘州市納溪區援助稻城縣技能培訓項目圓滿結束,150名稻城群眾通過培訓提升了勞動技能,并獲得了結業證書。
為保障人才培養工作出實效,結對幫扶工作隊以提高群眾致富能力為重點,通過“校企合作”“技能培訓+就業培訓+訂單培訓”多管齊下,旨在幫助當地群眾掌握實用的技能和專業的知識,更好地適應市場需求,提高群眾就業競爭力,同時舉辦“瀘稻”“納稻”招聘會,努力為稻城群眾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
“天使計劃”提升為民醫療服務
“老鄉,你身體沒有什么大礙,很健康。家里邊吃的水一定要燒開了再飲用,不能喝生水。”在鄉下義診的援稻醫生一邊跟群眾檢查身體,一邊叮囑群眾一些醫療衛生保健知識。援稻醫生通過“常下鄉、常在鄉、常惠鄉”行動,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僅一天時間,援稻醫生們就為57名群眾進行了義診,為100多名群眾普及了健康知識,免費發放了2000余元的常用藥品,受到廣大農牧民群眾的歡迎和好評。
醫療衛生事業是民生大事,結對幫扶工作隊始終以補齊稻城縣醫療短板為己任,依托瀘州醫療人才、技術、資源等優勢實施“天使計劃”,積極推進稻城縣醫療人才培養,通過“傳幫帶”工程,援稻醫生和當地醫生建立“師徒”關系言傳身教。舉辦“名醫培養班”“天使賦能提升班”等多種方式,組織稻城的醫務人員到高校、先進醫院進修、跟班學習,為稻城縣醫療事業發展培養了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伍。
“園丁培養”提升教育科教素養
教育是鄉村振興的基石。結對幫扶工作隊以提高稻城教師現代化科教素養為重點,突出教師隊伍人才教育培訓,努力為稻城培養一支強大的師資隊伍。通過舉辦名師研習班,組織稻城縣中小學骨干教師到先進地區優質中小學跟班觀摩教學,帶班實習,學習先進教學、管理經驗,不斷提升骨干教師的綜合素質。舉辦天驕教學提升班,組織當地優秀教師到高校、先進學校深造、交流學習,讓優秀教師理論水平和教學管理能力更上一層樓。舉辦“領航人才”培訓計劃。每年全覆蓋組織教師、管理人員開展一次教學、教育管理業務培訓,全面提升全縣教育綜合能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