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1月2日電 (龔韋雙)近年來,綿陽市平武縣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建立健全森林草原資源保護制度,積極推進生態產業化和產業生態化,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通過推深做實林長制、創新實施“林長+”,全面提升林業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推動生態環境不斷向好發展。
健全“責任網” 推深做實“林長制”
在大熊貓國家公園平武王朗片區,護林員梁春平每天一大早就要背上行囊上山巡護。“每天都要巡山護林,檢測種群動態。”梁春平說道。
在平武,像梁春平這樣的護林員有1086名,他們不僅是綠水青山的守護者,也是平武林長制體系的“神經末梢”。
據介紹,2021年12月底,平武縣全面設立縣、鄉鎮、村(社區)三級林長,構建縣級林長-鄉鎮林長-村(社區)林長的組織架構。平武縣162個行政村,按照林區面積、護林任務等安排村級林長162名、監督員162名。
平武縣注重制度建設,相繼印發林長制運行規則、林長巡林、工作督查考核等多項工作制度,全力保障林長制各項工作取得實效。特別是研究出臺《平武縣林長巡林工作指南》,推行林長巡林“三單一函”工作機制,有效壓實各級林長責任。近兩年,縣林長發布林長令4次,全縣各級林長開展巡林3萬余次,發出提示單(函)93份,發現并解決涉林問題4千余個。
“除了通過建立三級林長和村監管員、護林員組成的縱向責任制體系壓實責任,平武還建立相關部門為責任單位的橫向體系聯系協調,充分運用‘智慧林長管理系統’,做實一張‘治林’的責任網格,進一步落實林長制工作任務。”平武縣林草局相關負責人說道,平武將自然資源局、林草局、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機構等部門設立為林長制責任單位,各責任單位依照各自職責加強森林草原資源保護管理,全面落實林長制工作任務,從而形成在縣級林長領導下,責任部門各司其職、各負其責、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凝聚“強合力” 構建生態建設新格局
為提升林長制治理效能,平武縣在全市率先制定了“關于全面推行林長制實施方案”,通過細化林長責任管理區域、明確各級林長工作職責等工作制度落實,推動各級林長履職盡責。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平武縣在林長制推進工作中不斷總結經驗,大膽創新探索“林長+”模式。
建立“林長+警長+檢察長”協作機制,成立熊貓家園基層警務工作站和檢察聯絡站,完善涉林草案件行刑銜接、公益訴訟、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等常態化司法護航機制,推動林長制制度優勢及審判機關職能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近兩年,森林督查圖斑數量呈螺旋式下降,且違法圖斑數量驟減,圖斑數量、違法數量均全市靠后。
建立“林長+社會公益組織”聯動機制,與北京山水自然保護中心、桃花源基金會等社會公益組織合作,組建民間公益巡護隊,共同負責區域內森林、野生動植物等森林資源的管理工作,促進林長責任建設與公益保護模式有效銜接。近兩年,累計開展聯合巡護80余次,排查涉林案件隱患6個,入口社區走訪宣講近200次……通過高效聯合多方力量,推動形成全社會保護綠色資源的強大合力。
“除了‘林長+警長+檢察長’‘林長+社會公益組織’,目前,平武縣還在探索更多模式的‘林長+’,‘林長+科技’也是其中之一,并且取得了良好效果。”平武縣林草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以往全靠護林員上山巡護,現在有了無人機飛巡、大數據平臺等先進技術,大大提升了巡護效率。
據了解,近年來,平武縣大力推廣使用無人機、野外實時監測點、大數據平臺、基因測序等先進技術,實現了監測預警“智能化、精準化”,進一步抓好了林業有害生物日常監測工作。同時,還推進數字林草建設,建設“天空地人一體化”動態監測體系,實現森林草原資源監管“一個標準”“一張圖”“一套數”,提升智慧化管理水平。
聚焦“新產業” 打造綠色經濟新引擎
“平武有近80%的森林覆蓋率,養蜂條件得天獨厚,大森林里面有很多蜜源植物,其中包含厚樸、杜仲等中藥材,所以產自平武的蜂蜜聞起來有一股淡淡的中藥味。”近日,在平武縣木皮藏族鄉,養蜂人張玉波正在一邊查看蜜蜂生長情況,一邊向前來購買蜂蜜的游客介紹。
“在木皮藏族鄉,養蜂業已經代替打獵、放牧,實現生態蜂蜜產業高效發展。”平武縣林草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了解,木皮藏族鄉位于大熊貓分布廣泛的岷山山系,大部分區域已納入大熊貓國家公園范圍內,具有重要的生態區位。近年來,木皮藏族鄉依托林長制改革,培育“林長+中蜂養殖”等產業發展,把生態價值轉化為經濟價值,真正實現林農“靠山吃山”。
同樣,轉換發展思路的還有平武縣高村鄉。高村鄉于2022年8月被確定為平武縣首批試點鄉鎮以來,堅持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的思路,科學發展“林長+產業”,加速“兩山”轉換推動經濟綠色發展。通過對上爭取、對外招商等方式引進培育各類企業,并積極協調解決各種基礎配套,包括地、水、電、路等。
目前,高村鄉有天麻、核桃、芍藥、雷竹等產業3000余畝,平武中蜂4000盒,大紅公雞10000只,產量產值超過1500萬元。同時,高村鄉通過多渠道宣傳推介、聯系各類外銷途徑,打響老河溝品牌,帶動了周邊群眾增收致富。
通過創新建立“林長+產業”互惠機制,平武縣充分發揮林業大縣生態資源優勢,積極探索林業產業新業態,全力建設“天府森林糧庫”和國家儲備林,大力發展木本油料、三木藥材、林下經濟等重點林業產業,持續壯大“林旅+康養”“文旅+康養”等。據統計,2023年上半年,平武縣林業一產產值達3.34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6.1%。(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