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1月3日電 (劉剛 周姝)裝筐、上秤、封裝……連日來,自貢市自流井區仲權鎮竹元村肉兔產銷基地里一派繁忙景象,穩定的“訂單農業”讓農戶們嘗到了甜頭。
“我們把老辦公室出租給公司,不僅盤活了閑置資源,增加了集體經濟收入,還為20多位村民提供了在‘家門口’就業的機會。”據自流井區仲權鎮竹元村黨支部書記吳平介紹,在一年前,這里還是一處荒棄的村辦公室。可喜的變化源于自流井區集體經濟專班與仲權鎮黨委共商發展“切口”,提出了依托龍頭企業,圍繞“冷吃兔”產業鏈進行延鏈補鏈,推進肉兔養殖保價定銷,從而帶動村民增收致富的發展策略。
今年2月,自貢國名食品公司與仲權鎮簽訂了兔苗養殖戰略框架合作協議,捐贈了價值20萬元的兔苗7000余只,并提供養殖技術指導、培訓資源和保價收購。隨后,竹元村、仲權村、全勝村、永勝村肉兔養殖場相繼建成,逐步形成了一條集肉兔養殖、精深加工、網絡銷售于一體的肉兔產銷鏈。
“肉兔產業越來越有‘看頭’,村民的日子越過越有‘盼頭’。”仲權鎮相關負責人介紹,預計今年全鎮兔產業產值可超過4000萬元,新增就業崗位100多個,帶動集體經濟增收150余萬元。
自流井區集體經濟專班負責人楊華貴表示,近年來,集體經濟專班整合了自流井區委組織部、財政局、農業農村局等部門的政策資源,制定出臺了《支持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扶持措施》7個,區財政局每年統籌安排200萬元集體經濟專項資金,還對年度經營性收益和增速排名前三名的村,安排獎補資金5至10萬元,用于該村發展集體經濟。目前,專班已推動干塘村、雨潭村、尖山村、全勝村首次實現成員分紅21.7萬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