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1月18日電(記者 王鵬)用鏡頭聚焦時代,在視頻中展現精彩的四川故事。11月17日,2023“講好中國故事”創意傳播國際大賽四川分站賽暨2023“文脈雙流”文化創意短視頻拍攝活動啟動儀式在成都雙流舉行。
本次活動由四川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指導,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封面傳媒、中共成都市雙流區委宣傳部、中共成都市雙流區委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成都市雙流區精神文明辦公室共同承辦。

征集視頻更加注重國際化表達
當前,新時代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世界也更加期待傾聽最新最美的新時代中國故事。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副總編輯李莉娟在致辭中表示,今年大賽將更加聚焦時代主題,通過豐富多彩的視角、生動感人的事例、靈動鮮活的語言使國際社會理解、認同、讀懂中國。
“我們將更加注重國際化參與、國際化表述,鼓勵更多在中國學習生活工作的外國人作為參與者、親歷者、講述者,發揮他們作為國際傳播客體和主體的雙重角色優勢。”李莉娟談道,大賽將更加突出多元參與、全球傳播,加強區域協同協作,努力將“講好中國故事”創意傳播國際大賽打造成為以傳播新時代中國和中華文明為主題、在新媒體領域具有較高知名度和廣泛影響力的國際性品牌賽事活動。
2023“講好中國故事”創意傳播國際大賽主題為“奮楫出發共享未來”。據悉,此次四川分站賽將緊扣該主題,圍繞高質量發展、鄉村振興、綠色發展、對外開放、公園城市主題,按照人物紀實類、文化傳播類和生活創意類三個類別進行視頻征集。作品類型主要為視頻類作品,時長為1-8分鐘,配有中英雙語字幕更佳。
本次大賽設立特等獎1件,獎金10000元/件;一等獎3件,獎金5000元/件;二等獎10件,獎金2000元/件;三等獎10件,獎金1000元/件。同時,四川分站賽產生的優秀作品,還將選送參加全國大賽。
2022年四川獲獎作品現場展播
四川歷史悠久、人杰地靈,是無數人向往的天府之國,也孕育著無數精彩的時代故事。自2019年四川舉辦分站賽的四年來,四川持續發力,催生了一大批精彩紛呈的作品,在全國賽中屢獲佳績。
“有這樣一句話,四川是‘縮小版的中國’。”四川省委外宣辦(四川省政府新聞辦)副主任黃怡從四川多元多樣的自然地貌和豐富豐饒的文化民俗講起,勾勒出新時代四川在發展中蓬勃向上的活力之貌。
但四川的故事不止如此。黃怡介紹,這些年來,四川堅持“為我所用”統籌內外資源力量,堅持“融我無形”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堅持“以我為主”提升國際傳播效能。對外“聲量”和“分貝”顯著增強,國際范、中國風、巴蜀韻充分展現。她希望,此次四川分站賽能夠評選出一批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佳作,向世界展示四川的自然生態之美、多彩人文之韻和蓬勃發展活力,讓四川聲音傳播得更遠更亮,為講好中國故事作出四川更大貢獻。
活動現場還對部分獲獎作品進行了展播。據了解,2022年,四川賽區獲得了20項全國獎,包括1個優秀指導單位獎,4個優秀承辦單位獎,15件作品獎。其中,《飛云之下》《“土紙鎮”再生記》獲得一等獎;《“鱘”路歸江》《不孤獨的美食家》等作品獲得二等獎;《雙流,見信佳》《第36只猿丁》等作品獲得三等獎;《殺年豬》《錦里戲臺來了個洋穆桂英》等作品獲得優秀獎。
在視頻中打開聯通世界的窗口
“帶二江之雙流”,左思的《蜀都賦》為雙流奠定了細致溫潤的文化底色。4500余年文化史、2300余年建城史,悠久綿長的歷史氛圍孕育了燦爛的蠶叢文化、三國文化、槐軒文化。新時代的雙流有著“中國航空經濟之都”的美譽,是世界了解中國、四川走向全球的窗口。
這里推窗即景、開門見綠、邁步入園成為標配,連續3年獲評“最具幸福感城區”;這里底蘊深厚,經濟脈動昂揚向上,擁有16.8萬戶市場主體,429家規上工業企業、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位列第26名;這里生活閑適,煙火氣十足,彭鎮老茶館的吆喝聲,廣都博物館的古色古香,喚醒了每個雙流人的時代記憶。
“講好中國高質量發展故事,增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既可以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良好全球輿論生態,也可以加強文明交流互鑒、擴大文化影響力,其中地方特色文化的對外傳播,在國家形象塑造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成都市雙流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許敬表示,希望能通過短視頻這一傳播載體,更深入、全面、立體地展示雙流形象。
精彩的故事還在不斷上演。乘著講好中國故事的東風,啟動儀式上,2023“文脈雙流”文化創意短視頻拍攝活動也同步啟動。據悉,2023“文脈雙流”文化創意短視頻拍攝活動將從小切口入手,在鏡頭中呈現雙流歷史文化的傳承與變遷,也將展現新時代雙流人鮮活而精彩的故事,彰顯中國航空經濟之都獨特魅力,創新公園城市示范區的時代表達。(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