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1月21日電 (劉剛 陳于懷)“目前,村集體經濟收入已達8萬元。今年,自貢市給我們投入了50萬元幫扶資金,用于脆李品種改良,相信明年的村集體經濟收入還會再多些!”近日,在巴中市平昌縣靈山鎮朝陽村脆李產業園改良現場,村黨支部相關負責人說出了對自貢幫扶隊的感謝和發展的信心。

“整合用好各類幫扶資源,以點帶面推動發展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是省委、省政府交給幫扶工作隊的重點任務之一。”據平昌縣委常委、副縣長,自貢結對幫扶平昌縣工作隊隊長蔡小波介紹,今年7月下旬,第二批隊員拉開了“大走訪、大調查、大問需”的行動序幕,要求在縣級部門掛職的隊員圍繞“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我能干什么?”的主題開展深入調研,在鄉鎮掛職的隊員圍繞“村集體經濟發展路在哪里”的主題走村入戶。截至8月底,共收集需求32條,初步形成了《集體經濟發展需求臺賬》,讓幫扶隊找到了推動平昌縣村集體經濟發展的著力點。
“我長期從事種養殖技術指導,可以為板廟鎮的養鴨大戶提供技術指導,能邀請四川農業大學的專家為當地村民提供藍莓技術培訓,還可以把大頭菜產業引進過來盤活閑置撂荒地;針對白衣鎮天井社區柑橘愁銷售的問題,我可以聯系電商助力;自貢農科院在五彩油菜花研發上有較為成熟、穩定的技術,我負責去協調……”今年9月初,自貢幫扶隊召開的工作例會上,全體隊員圍繞收集到的問題如何破解進行了討論發言、獻計獻策。最終,幫扶隊內形成了一套集技術支持、資金支持、設施支持、智力支持等為主要內容的“服務套餐”。
同時,在2023年的幫扶資金里安排了250萬元,專項用于平昌縣6個基礎較好、積極性較高的重點村發展集體經濟,并視情況在明年繼續加大扶持力度。
據了解,為確保幫扶目標、幫扶措施落到實處,幫扶隊有針對性的成立了任務執行組、資金保障組、推進督促組,確保既定事項有人干,后勤保障有人給,干的效果有人督。此外,幫扶工作隊與五個鎮、十個村簽訂了《結對共建協議》,把培育集體經濟作為任務清單之一,實行“橫向有人落實、縱向有人督促”。
截至目前,自貢幫扶隊所支持的250萬元項目資金已全部劃撥到位,貓寨村產業道路建設項目已順利完工,自貢農科院免費為柳州社區贈送了價值近5萬元五彩油菜花種子,其余項目均已實現開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