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1月27日電 (母海燕 馮耀丹 楊琴)11月25—26日,“共融·共創——文化創意設計論壇暨中國民族民間工藝美術家協會文化創意設計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在四川大學和四川大學錦江學院舉行。本次活動由中國民族民間工藝美術家協會文化創意設計專業委員會和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共同主辦,四川大學藝術學院承辦,四川大學錦江學院協辦。

26日上午,近百名文化創意設計專家學者齊聚四川大學錦江學院,展開“共融·共創——文化創意設計與產業結合”學術交流。眉山市副市長宋良勇,四川大學錦江學院董事會張桂芳董事長、晏世經校長出席活動。中國民族民間工藝美術家協會文化創意設計專委會秘書長賈煜洲主持開幕式。

晏世經校長在致辭中代表學校對來賓表示熱烈歡迎。他說,中國民族民間工藝美術家協會是國家一級社會團體,文化創意設計專業委員會作為其下設的專委會,致力于搭建一個融技藝傳承、創意創新、人才培養、信息交流和市場服務為一體的專業平臺。此次高水平的學術交流活動在四川大學錦江學院舉行,為師生提供了非常難得的學習交流機會。學校將竭誠做好服務保障工作,讓本次活動成為一次集思廣益、交流合作、共融共創的文化盛會。
中國民族民間工藝美術家協會文化創意設計專業委員會主任、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王紅衛教授在講話中表示,此次學術交流活動旨在為高校、企業、學者以及設計師提供更多學術交流、作品發布等機會,深度融合學術理論研究和設計創新實踐,實現資源整合、智慧聚合,推動文化創意產業向高端化、融合化以及國際化方向發展,為國家文化建設事業貢獻力量。
專家報告環節,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董書兵教授以“荒野藝術計劃”為題,從空間、技術、方式、思維四個方面分享了他響應“一帶一路”倡議,在古絲綢之路沿線地區(甘肅河西走廊)創作《大地之子》《無界》《非垂直坐標》等大型雕塑的經歷。他以3D數字技術等創新技術手段實現雕塑“在地性”生長,通過作品讓當地歷史文化得到延續和發展。他希望青年學子懷揣理想,為自己的夢想去奮斗。杭州亞運會宣傳片創意總監夏江南以“整合設計”為題分享了他創意制作杭州亞運會宣傳片等作品的經驗。他認為,藝術整體設計考驗的是設計者的認知儲備,需要設計者融合觀念、創意、美學為一體,在保持文化核心精神的基礎上進行有“心意”的設計。

專家對談環節,策展人、《藝術界》法文版主編賀婧;深圳市首屆工藝美術大師李祖前;生肖有禮創始人,聯合國郵政、中國郵政特約郵票設計師武世寧;上海視覺藝術學院設計學院副院長顧傳熙等業界領軍人物以“作為美學與生活方式的文化創意設計”為題,圍繞郵品文創、包裝空間、品牌廣告和數字文化等,探討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趨勢以及融合發展的機遇和挑戰,進一步討論文化創意設計未來發展前景和深度合作機會。

25日上午,在四川大學舉行“中國民族民間工藝美術家協會文化創意設計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并舉行總臺文創2025生肖文化創意設計大賽啟動儀式。下午舉行文化創意設計學術論壇。清華美院視覺傳達設計系教授王紅衛分享總臺文創生肖設計,四川平面設計家協會會長陳小林談“三星堆IP&劍南春文創產品”,北京2022年冬奧會特許商品開發設計負責人張小桐介紹如何“讓蓉寶活起來,讓特許商品火起來”;方正字庫設計總監汪文談“文字創意與文化創意”;知名設計師潘虎、曾令波等分享設計實踐經驗。設計大咖們不僅闡述了各自有關設計的思考,也展示了部分得意之作和有趣的設計案例,不時激起臺下的贊嘆聲。同步進行的“共融·共創——中國文創設計教育高質量發展論壇”上,高校領導、教育專家、學者和從業者深入探討文化創意設計教育現狀及未來發展,為中國文創設計教育高質量發展助力。
會議期間還舉辦了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四川美術學院、魯迅美術學院、西安美術學院等50多所知名高校以及設計專業機構參展的“共融·共創——文化創意設計展”。展品致力于深入挖掘和活化中國民族民間傳統文化元素,以文化創意設計講好中國故事,賦能文化產業,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據悉,中國民族民間工藝美術家協會是由國務院批準、民政部注冊的國家一級社會團體,文化創意設計專業委員會是其下設的專委會。本次會議旨在促進文化創意設計產業與高校間的緊密合作與深入交流,推動文化創意產業與民族民間工藝美術的深度融合和協同發展,切實履行發掘、保護、傳承、發展民族民間工藝美術的職責,推動文化創意設計產業繁榮發展,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增強文化自信作出貢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