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2月1日電 題:“行動派”范雄安:懷水電報國夢,踐諾言勇爭先
作者 王槐林 王利文
近日,位于金沙江上游的拉哇水電站,現場機器轟鳴、車輛穿梭、緊張有序,大壩水平防滲板澆筑工作按計劃如期完成。作為目前在建和已建水電工程中同類型的世界最高壩,拉哇水電站堆石壩工程全面進入大壩填筑施工高峰期,標志著距離全面建成精品工程,爭創國家優質工程金獎總體目標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這是屬于拉哇水電站的高光時刻,也是中國水電人的高光時刻。“水電報國”是一代水電人的夢想與追求。參與國家水電建設,經歷電站從原始地貌到完成四通八達的道路修建,從大江截流到基坑開挖再到大壩填筑完成,電站從無到有的每個環節都參與其中,水電老兵范雄安看著水電站“像見證嬰兒慢慢長大一樣有成就感”。他表示,“生長在一個偉大的時代,為著實現國家‘雙碳’目標和金上一體化示范基地建設,參與到一個世界級工程的建設,能夠學有所用、學能所用,十分幸運。”

老兵西行起新步,無畏啃下“硬骨頭”
金沙江上游流域清潔能源豐富,是國家“十四五”規劃重點開發的九大清潔能源基地之一,華電金上公司肩負開發金沙江上游川藏段清潔能源的國家重任。水電老兵范雄安參與見證了蘇洼龍、葉巴灘、巴塘、拉哇等電站的重要時刻,一路帶領團隊攻堅克難,不斷突破,完成了一項又一項艱巨任務。
2021年9月中旬,一個棘手的問題擺在范雄安面前。由于導流洞施工進度滯后,拉哇水電站面臨能不能按期截流的挑戰。“按計劃,項目要在11月中下旬導流洞過流。當時兩個閘門豎井尚未貫通,加上洞身段襯砌施工、閘室段開挖及混凝土施工剩余量大。”工程技術部羅文君主任這樣描述困境,“當時大家普遍認為根本不可能按期截流”。

面對貌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范雄安沒有退縮,堅定了要按時完成截流目標的信念。他迅速組織相關參建方召開動員大會,組織各方集思廣益,梳理難點矛盾點尋找克難方法,確定了“日碰頭”“早晚兩糾偏”工作機制(“日碰頭”即每日下午由監理組織召開碰頭會,總結前一日任務落實情況,商討確定次日工作計劃;“早糾偏”即每日早上9:00在施工作業面現場查勘,進行作業面交底糾偏;“晚糾偏”即每日晚上7:30在需要糾偏項目值班室召開聯合糾偏會),將施工工期計劃細化,分解工序到每天并督促落實。
范雄安身先士卒,靠前指揮,不僅每天參加下午碰頭會,梳理日完成情況和計劃次日任務,還常常晚上到現場督促落實每一個環節、每一道工序。“我們與時間賽跑,但我們永遠不能忘記安全第一、質量為先的原則,我們絕不能因小失大,只有保證現場工人的安全,不發生安全事故,不出現因為質量問題而返工,我們才能更好推進后續施工。”他回憶道,“有天凌晨一點,我去現場,峽谷的寒風吹得人臉都快凍僵,但是導流洞里依舊燈火通明、熱火朝天。我心里的熱血一下子就被點燃了。心里特別感動,為了達到截流的目標,所有人都拼盡了全力。”
距離預定截流時間只剩一個月時,閘門豎井混凝土澆筑再次碰到困難。作業隊無法短期大量組織施工人員開展搶工,范雄安當機立斷抓緊協調,抽調成建制混凝土作業隊伍支援拉哇導流洞施工。在截流前的最后清理階段,導流洞內大量淤泥需要清運。經過長時間高強度運轉,隊伍已經十分疲憊。范雄安在動員會上激勵大家不怕困難,迎難而上,他踩著雨靴,手持工具,帶領分公司全體干部職工與各參建單位人員一起,組建黨員(青年)突擊隊,積極參與清淤工作,啃下了這塊“硬骨頭”。
做實黨建聯建共建,建設精品示范工程
巴塘、拉哇水電站地處涉藏地區,區域跨度大、勞務隊伍人數多、人員流動性大。同時,參與巴塘、拉哇水電站建設的參建單位多,涉及面廣,工作要求高。如何確保工期進度、安全質量、和諧穩定等工作有序推進極其重要。
對此,范雄安表示,要跳出“就工程抓工程”的傳統框架,以“黨建+”工作模式,用黨建“一根針”串起安全、質量、進度、生產準備等“多條線”,通過“四聯六共”運行模式,深入開展“雙融雙創”主題活動,聚焦項目攻堅任務和重點攻關項目,整合參建各方優勢資源,建立信息暢通的溝通機制,掀起工程大干高潮,保障各項目標和節點工期順利實現,引領建設綠色精品工程。

為助推精品工程建設,將巴塘、拉哇兩電站建設成一流精品工程,范雄安以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帶領金上公司巴塘分公司(拉哇分公司)匯集眾智,從優質工程、科技創新工程、生態文明工程、綜合效益好工程、數字工程、廉潔工程等六個維度組織編制巴塘、拉哇兩電站精品工程實施方案、樣板工程手冊、創優實施細則、全過程質量控制策劃等文件,確立了爭創“省優”“國優”工程目標,細化創優路線圖。今年,《拉哇水電站特大斷面導流洞襯砌混凝土質量控制》獲中國職工技術協會QC成果二等獎,“拉哇云”建設平臺已向中國電力建設協會申報智慧工地優秀典型案例。
此外,圍繞工程建設難點,組織聯建共建單位創新工作室經驗交流,邀請黨員干部中的“技術大拿”分享心得。截至目前,巴塘、拉哇水電站已獲得優秀工程咨詢成果獎8項,其中國家級1項;獲省部級科學技術(進步)獎7項、省部級QC成果獎12項、省部級工法創新成果2項,獲專利發明18項、軟著3項。
“我們采用‘以日保周,以周保月’的理念把不可能變成了可能。比如規劃今天要完成5方混凝土,如果完成了6方或者7方,那就繼續調節下一天的規劃,螺旋式上升推進,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也就完成了。”范雄安堅定地認為,面對困難,找方法思路越找越開闊,想借口就會越想越多。

2021年11月,拉哇水電站如期截流。2022年8月,拉哇水電站泄洪洞無壓段上層順利貫通,比原定計劃提前4天完成。今年春節期間,先鋒崗成員帶頭堅守崗位,帶領施工單位450余名建設者在料場開挖支護、基坑開挖支護、左右岸趾板開挖支護等工作面連續施工,人不歇、機不停,全力保障施工進度。
看著巴塘水電站、拉哇水電站的建設穩步推進,范雄安無比感慨。“我是幸運的,作為學水電專業的人能夠參與國家水電建設,生產清潔能源造福國家和人民,學有所用很有意義。”
范雄安表示,下一步,分公司將持續引領高質量發展,為金上公司實現“十四五”規劃發展目標,加快建設國家水風光一體化示范基地作出更大貢獻。
面對困難有辦法,陪伴家人“沒辦法”
攻克一個又一個難關,范雄安的動力對水電行業的熱愛和內生的使命感,他喜歡閱讀,一直保持著閱讀的熱情和習慣。“四大名著、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外國通史我都看”他說,在歷史長河中我們和我們遇到的問題非常渺小,“我內心意識到我們做的事值得我們熱愛,也值得我們奉獻青春,所以我堅信能夠克服困難。”

然而,一路攻堅克難的范雄安也有解決不了的難題。范雄安每年在工地280多天,算上跨省奔波在往返路程上的時間,一年下來陪家人的時間也不到一個月。在兩女兒成長的人生路上,許多重要時刻他都缺席了,談及家人,一句句“沒辦法”道出了這個在工作中總是有辦法的攻堅者的無奈。小女兒經常在晚上九十點鐘打來視頻電話——這是兩人的約定,她擔心太早會打擾爸爸的工作。“每次離家的時候都很心酸,跟她告別后也不忍心回頭看,小步快跑就走了。”
在大女兒眼里,扎根金沙江上游的爸爸是個英雄。拉哇水電站啟動大壩澆筑,該項目作為目前在建和已建的水電工程中同類型的世界最高壩備受關注。大女兒在社交媒體轉發相關報道,并寫下“我的老爹,真帥!”。
篳路藍縷,以啟山林。2012年,范雄安收拾行囊從貴州扎進金沙江上游的山水間,胸懷“水電報國”的理想,與國家戰略同頻共振。他以自己扎實的專業能力和無懼難題的作風踐行創新奮進,奮勇爭先的水電誓言;積極投身流域開發的工作,經歷見證著流域開發從艱難起步到方興未艾,范雄安將“奮斗”的足印留在了這片青山綠水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