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2月9日電(吳平華 陳小雄 李媛媛)基層治理問題在哪里,群眾最有發言權。2023年,宜賓敘州區12萬余名群眾通過清廉敘州、敘州之窗、酒都惠APP等平臺進行“百姓點餐”,以網絡投票公開評選“群眾最不滿意的事”活動為載體,持續推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不斷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感、獲得感、滿意度。

“各位同事們早上好!”“好,非常好。”“好,大家進行第一項,整理儀容儀表。”“發型,領結,銘牌……”近日早晨,在趙場街道綠地莫蘭迪公館小區內,物業管理人員就開始對保潔人員進行日常培訓。
今年9月,敘州區通過網絡投票平臺公開評選“群眾最不滿意的事”,“部分小區物業不作為、亂作為存在服務態度差、公共設施維護不夠、維修資金使用管理混亂等問題”被評選為排名第一的“群眾最不滿意的事”。敘州區紀委監委在投票中收集到綠地莫蘭迪和綠地上海多倫公館兩個小區物業管理公司存在不作為、亂作為、服務態度差,小區樓道衛生差,建筑垃圾堆放不合理、處理不及時等問題的反映。

“在負2樓停車區有一個建渣池,可能裝修的人比較多,物業沒有及時清理。”綠地多倫公館業主劉裕鋒介紹,之前小區業主向物業反映了該問題。
在收集到問題后,區紀委監委立即責成相關職能部門督促物業進行整改,并通過巡查暗訪等方式,督導問題整改落實見效。
“我們管理人員在5、6月份作出了錯誤的決定,取消了項目的建渣堆放點,導致現場垃圾堆放比較混亂,在接到住建局的通知之后,我們對管理人員進行了調崗處理,并對現場的工作進行了重新安排。”上海合創嘉錦物業公司宜賓片區綠地項目物業總經理蔡均向記者介紹,從6、7月份開始,物業在每周星期五對保潔部門進行1個小時的培訓,同時利用每天的早班、晚班進行培訓。
通過整改,11月28日,記者在綠地莫蘭迪公館看到,小區內環境清幽寧靜,綠化、地面、樓道等地干凈整潔;綠地上海多倫公館小區里,各類設施齊全,負2樓停車區環境整潔,建渣池周邊有專人進行清掃維護,小區的環境得到了改善,物業的態度也得到了業主們的認可。
綠地莫蘭迪公館業主彭凱說:“物業工作這段時間好多了,對于業主的要求、反映方面,現場都能看到,他們日常基本上就是按現場的標準進行維護的,我覺得他們改變了很多,還不錯,還是很滿意的。”
“現在車庫方面的衛生做得還是比較好的,整個小區的環境有了很大的改進,我作為業主還是非常滿意的。”綠地多倫公館業主劉裕鋒表示,希望物業和各位業主提高自己的素質,共同把自己的家園維護好。
除了通過網絡票選,敘州區還利用“廉政壩壩會”、入戶走訪等形式廣泛收集群眾反映意見。趙場街道通過廣泛收集群眾意見,發現社區有不少獨居、高齡的老年人,普遍反映“做飯難”“吃飯難”問題。收集到問題后,趙場街道紀工委將“創建社區食堂”納入點題監督清單,推動有關部門妥善解決此事,在趙場街道紀工委的督促推進下,趙場街道共有2個社區食堂先后開業。社區食堂針對環衛工人、新就業群體、60歲以上老年人等給予相應的優惠,受到了群眾連連稱贊。
趙場街道雙淮社區居民黃純德說:“我們的社區食堂辦起來了,解決我們老年人的吃飯問題,我們老年人吃得開心、吃得放心。”
敘州區環衛工人王清國說:“現在天氣冷了,在這社區吃飯能夠吃到熱乎的飯,有時還能吃到1元的愛心餐,方便、快捷,也比較可口,我感覺相當滿意。”
“我們以公開評選群眾最不滿意的身邊事為契機,廣泛征集困擾群眾身邊的煩心事、揪心事,截至目前,我街道已收到問題意見42件,協調解決41件,還有一件正在落實推進中。”趙場街道紀工委副書記韓科說道。
群眾利益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今年以來,敘州區按照“群眾點題、部門答題、紀委監督、社會評價”機制,通過網絡票選、“廉政壩壩會”、入戶走訪等形式廣泛收集群眾反映最集中、最強烈的典型問題,并通過問題梳理,厘清部門職責,明確牽頭部門,制定整改清單,逐條明確整改措施和責任單位,進行“臺賬式管理”和“銷號式落實”,確保群眾急難愁盼事事有人抓、件件有著落,以為群眾辦實事的實際成效提升群眾獲得感、滿意度。
“今年以來,我們緊盯群眾身邊不滿意問題根源,廣泛收集問題692個,推動解決問題660個,立案25件,黨紀政務處分22人,組織處理15人,通報曝光案例7起12人。”敘州區紀委常委張蘭表示,接下來將持續以隨機抽查、暗訪檢查、群眾走訪等形式,開展問題整改“回頭看”,推動全區民生事項真落實,辦好群眾滿意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