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2月11日電 (周超華 向德佼)“老輩子,你反映的問題我記在本子上了,請您放心,我們馬上就向區上相關部門反映,爭取盡快得到落實。”在瀘州市納溪區永寧街道棉花坡社區紅護家園“有事來協商”連心亭里,納溪區政協機關有關負責人、永寧街道政協聯絡組負責人帶著政協委員與居民們圍桌而坐“嘮家常”,面對面傾聽群眾的訴求,耐心解答群眾的疑問,收集的社情民意委員們在筆記本上登記了一條又一條。
“真的太感動了,感謝區政協委員和幫扶干部想得周到,給我送來了這么安逸的御寒物資,這個冬天過得更溫暖、舒心了!”12月5日,納溪區永寧街道安富村6組71歲低保戶劉明芳接過區政協委員和聯系幫扶干部送來的御寒物資連聲稱謝。
劉明芳肢體殘疾,8年前丈夫因病去世,至今1人獨居生活。當天,天下著蒙蒙細雨,劉明芳滿臉笑容地招呼著前來走訪慰問她的“親戚”,劉明芳按耐不住喜悅的心情,還指著政府出資給她剛改造完工不久的廚房,新蓋了石棉瓦、新建的衛生廁、智能的化糞池....。.劉明芳樂哈哈的笑得合不攏嘴。
連日來,納溪區政協以“四下基層”為重要抓手,深入開展“大走訪送溫暖”暖冬惠民實踐活動,組織政協系統機關干部職工、政協委員分隊、分組走進田間地頭、小區院壩和居民家中,與群眾同坐“一條板凳”“拉家常式”地向群眾宣講黨的方針政策,解答群眾疑問、聽取訴求,當好方針政策的“宣傳員”,做好民情反饋的“接收員”、解決實際困難的“辦事員”。
“棉花坡社區轄區有護國戰爭博物館、護國人文學院、百年護國戰壕等紅色文化資源,有厚重的文化底蘊,希望進一步傳承和弘揚“護國文化”,促進文旅融合與鄉村振興。”“安富村作為城郊村,區域優勢明顯,突出特色打造成全區的‘樣板村’,建議抓好集體經濟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城鄉環境治理、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工作,區、街道、村三級同步謀劃推動。”……其間,區政協還在安富村6組村民院壩圍桌召開近鄰懇談會,現場傳達了黨中央關于鄉村振興的重要論述及省委關于扎實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的決定相關會議精神,讓與會人員圍繞“發揮安富優勢,推動鄉村振興”主題暢所欲言、建言獻策。
據了解,納溪區政協系統干部職工和政協委員,結合“民心守護”“四下基層”“暖冬行動”等幫扶惠民活動,已走訪群眾1100余戶,收集社情民意56件,開展科技培訓、惠民政策、健康義診、普法宣講、文化下鄉等院壩活動22場次,發放棉被、墊被等御寒物資123床,大米、食用油等生活物資50余袋(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