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2月11日電(周悅)國家稅務總局四川省稅務局11日透露,四川打造了一批中醫藥產業集聚區,稅務部門充分發揮職能作用,落實落細稅費優惠政策,持續優化便民辦稅繳費措施,為中醫藥產業發展注入“稅動力”。
據了解,四川獨特的氣候和地理環境成為中藥材種植的“天然溫室”,適宜中藥材種植,效益也不錯,讓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種植中,四川稅務部門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戰略,持續釋放稅收政策紅利,幫助種植戶走出一條“致富之路”。

在攀枝花市鹽邊縣,當地政府為盤活農村合作社經濟,助力鄉村振興,鼓勵中藥材種植,大大小小的中藥材種植合作社如雨后春筍般生長,針對許多合作社社員對稅收政策不熟悉的情況,稅務部門建立并完善管理清冊,確保應享政策“一口清”。“充分利用‘笮稅先鋒’志愿服務隊,每月定期走訪中藥材種植戶、合作社,了解中藥材種植、生產經營狀況,并在申報期主動上門輔導申報。”鹽邊縣稅務局納稅服務股股長龍嬌稱。鹽邊縣共和鄉明揚種植園是眾多合作社中的一家。“可享受各項稅費減免65萬余元。”種植園負責人易耀明稱,收入增加、稅費減少,“一增一減”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幸福感。
在樂山金口河區板廠坪天麻種植專業合作社,村民們正忙著將剛采收回的天麻進行清洗、蒸煮、烘干、裝袋。據了解,加工后的天麻,每斤市場價格從40元提升至200元,成為村民增收致富的“金疙瘩”。“合作社發展越來越好,用工需求也大,多的時候有100余人,讓村民在家門口實現就業。”王綠均稱,合作社享受稅收減免25萬余元,更堅定了合作社依托產業帶動村民增收的決心。
為更好地服務中醫藥企業發展,四川稅務部門持續深化“線上+線下”服務模式,推出多條便民辦稅繳費服務措施,幫助解決納稅人繳費人“急難愁盼”問題,提升稅務服務力度、溫度、精準度。
在巴中通江,通江縣稅務局“稅費政策宣傳團”上門對企業相關負責人進行政策專項解讀和輔導。“每次有新政策出臺,稅務人員就主動上門開展政策專項解讀和輔導,第一時間讓企業享受減免優惠。”一爻良方相關負責人李青稱,2023年以來,企業享受到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六稅兩費”減免共計233余萬元。

作為一家從事中藥飲片加工的中小企業,稅務部門的各項稅費優惠政策幫助企業緩解了流動資金壓力。當地稅務部門梳理政策,通過上門輔導申報、遠程在線答疑等服務,將稅收優惠政策紅利送到公司手中,并跟進落到實處,助力企業持續健康發展。除政策“紅包”,還有“個性定制”。“成立以青年業務骨干為主體的‘稅費政策宣傳團’,將中醫藥中小企業涉稅政策分類匯編成冊,并運用稅收大數據對應享未享企業進行篩查提醒,變‘人找政策’為‘政策找人’。”巴中通江縣稅務部門納稅服務股工作人員表示。
同樣受益的還有位于眉山“西部藥谷”園區的四川森科制藥有限公司。近期,該企業計劃投入新一輪產品研發,而“稅電指數貸”正好“對癥下藥”,解決了資金難題。
據悉,“稅電指數貸”是四川省創新推出的一款惠民金融產品,是利用“稅電指數”對企業進行信貸需求的智能集成分析,從而實現“稅電指數”向“信貸資本”有效轉化。“在‘稅電指數貸’幫助下,公司獲得了500萬元融資,為研發注入了新的資金活水。”四川森科制藥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李立兵表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