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2月30日電 2023年,成都高新區貫徹落實中央、省、市有關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工作部署,通過構建“親清在線”平臺、健全企業服務機制、提高政務服務效能等,持續升級企業服務體系,推動“全區域、全時段、全產業、全維度”4A企業服務走深走實,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蓄勢聚力。
高新通累計受理咨詢、訴求超2萬件
今年年初,成都明確提出以12345熱線為抓手,優化營商環境、做好企業服務。成都高新區迅速響應,以智慧蓉城建設為牽引,打造12345親清在線企業服務平臺(以下簡稱:高新通)作為全區集中受理、分派企業訴求的線上服務端口,并建立“1+4+1”企業訴求辦理體系,確保各類訴求“事事有著落、件件有回音”。
在成都高新區企業服務中心,企業服務專員周霞每天要處理30-50個各類型的企業訴求,以政策咨詢或工商、社保、醫保類為主。“收到企業服務訴求后,我需要先與企業聯系,核實訴求的真實性,然后將訴求分發到相關的業務部門。”周霞說。
“企業評價是區域營商環境好壞最直觀的體現。企業訴求辦結后,企業服務專員還會對企業進行電話回訪。評價及建議對我們制定營商環境改進計劃有很大的幫助。”成都高新區發展改革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了解,目前高新通開發“訴求通”“政策通”“金融通”“載體通”“市場通”“政務通”“活動通”七大專業服務版塊,高質效解決民營企業訴求反饋、政策兌現、融資尋覓、市場開拓、服務咨詢、業務辦理、活動召集等多方面需求。
據統計,高新通建成以來,累計訪問量超2285萬次,累計受理企業咨詢、訴求22867件,訴求解決率97.2%、滿意率96.5%。累計發布國家及省、市、區涉企政策文件667個,累計受理市、區兩級政策項目23391個、協助放款資金32.7億元;累計發布金融機構優質低息融資產品334個,受理1017家中小企業“園保貸”“壯大貸”等融資申請7682筆,協助放款資金49.71億元。
打通企業服務“最后一公里”
近年來,成都高新區持續擴大企業服務體系覆蓋邊際,在產業園區、樓宇等企業集中場所設立企業服務站,打通企業服務“最后一公里”,讓企業足不出樓就可以就近咨詢、即時辦理相關業務。
桂溪街道茂業中心樓宇企業服務站于2022年建立。建成以來,該企業服務站正常開展企業服務工作之余,還及時收集企業訴求。“我們聽到有企業員工反饋,附近洗車點價格又貴又要排隊后,很快有了思路:樓宇內開一個不就解決了!”該樓宇企業服務站工作人員說,服務站已經將停車場開辦汽車美容服務列入計劃。
除此之外,服務站的工作人員還發現樓內企業的員工非常愛喝奶茶和咖啡,于是計劃在一樓大廳開辟一角作為“飲品角”,引入蜜雪冰城、瑞幸咖啡等深受年輕人歡迎的飲品品牌,一站式解決員工們的下午茶訴求。
“我們街道的在地企業已達3000多家,以電子信息產業、生物醫藥產業、制造產業為主,國騰科技園等46個產業園區及樓宇遍及轄區。”合作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樓宇企業服務站創新采取“1+3+N”工作模式,即搭建一個屬于合作街道的樓宇服務平臺,構建前、中、后企業生產三個階段全生命周期服務,發揮金融、法律、能源、高校、研發、園區等N方資源的重要作用。
截至目前,高新區掛牌企業服務區域中心站7個,建成線下實體工作站29個(其中區域中心站4個,園區服務站1個,樓宇服務站24個)。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企業服務站將充分鏈接人才、金融、載體、市場、政策等資源,精準提供相應服務,滿足企業成長過程中的多樣化需求。
助推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第五批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中,成都共有84家企業,其中成都高新區41家上榜,占全市48.8%
齊碳科技就是上榜企業之一。齊碳科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齊碳科技已形成以基因測序儀為核心,配套各類試劑、芯片、軟件的測序平臺,以及實驗室自動化、生信分析等應用支撐產品,構建出納米孔基因測序全鏈條解決方案。“我們取得的一系列進展,離不開成都高新區的扶持,特別在市場拓展、知識產權和人才建設方面給予我們很多幫助。”
企業加速生長的背后,離不開成都高新區各類惠企政策、精細化服務等的護航。近年來成都高新區持續以“用心服務”理念為指導,圍繞實現“全區域、全時段、全產業、全維度”4A(all)級企業服務目標,強化“1+7+N”企業服務體系建設,為民營企業不斷發展壯大提供強大服務支撐。以完善企業梯度培育機制為例,目前已實施“創新型—專精特新—小巨人—單項冠軍”企業梯度培育,鼓勵中小企業向“專精特新”發展。
為助力“建圈強鏈”行動計劃,幫助轄區企業對外交流展示和鏈接市場機會,成都高新區持續開展“成都高新·每月一企”系列活動。截至目前,“每月一企”活動已成功在鼎橋、硅寶和航維智芯等企業舉辦,邀請部門、企業代表通過項目路演、座談交流等形式,近距離了解企業現狀,促成合作。
“今年是高新區營商環境‘提質年’,明年將推動從‘提質’轉向‘立標’。”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2024年將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助力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具體包括:政策供給力求精準化,從放寬企業經營地限制、深化知識產權保護全鏈條等方面入手,拿出更有針對性、更管用有效、更能直接惠及市場經營主體的政策措施,并通過設立“一站式”惠企服務窗口等改革,推動政策更好直達快享。(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