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月8日電 (馬發海)近日,中共萬源市第七屆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舉行,未來三年及拼戰托底性幫扶“萬源樣板”進擊之年、關鍵之年的2024年,“巴山畫屏 紅城萬源”有何發展目標及路徑?
會議明確未來三年萬源主要拼戰目標——到2026年,力爭地區生產總值突破200億元,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突破12億元;市場主體達到4.5萬戶以上,十億級企業突破10家,百億級產業突破1個,三次產業結構比由“三一二”調整為“三二一”;經濟發展效益、生態環境質量、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升;穩定保持全省托底幫扶縣考核前五目標。
會議同時明確2024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基本目標——力爭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73億元、增長8.5%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9.3億元、增長10%以上,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6%、8%以上。主要指標在全省39個托底幫扶縣中位居前列。全面完成上級下達的其他目標任務,絕不打滑空轉。
萬源提出未來三年拼戰4個方向。打造“堅實嚴實、民歡民贊”的托底樣板。以趕考之姿擔主體之責,按照“一路二水三產業”的思路,協同抓好“防返貧、育產業、補短板、強支持、守底線”五大重點,特別是借勢省工商聯、四川銀行、國藥四川集團、達州市本級及各縣區的加持賦能,拼命進擊,勇創佳績,確保“10項考核指標”考出高分、走在前列。
打造“譽滿巴蜀、暢銷全國”的特產之地。立足“生態、富硒、有機”優勢,緊扣“糧頭食尾”“農頭工尾”,強化產地初加工、園區深加工,聚力打造具有萬源地域標志的“金色”糧油、“綠色”茶葉、“黑色”黑雞、“褐色”藥材、“青色”果蔬“五彩產業”,推動“萬源菜莊”“萬源五彩店”千城千店;圍繞青石、天然氣、煤炭、石英砂巖等大做文章、做大文章;推進資源就地轉化、延鏈發展,夯基壘臺、積厚成勢,讓“萬源制造”走出秦巴、奔向九州,加速從“資源產出地”向“產業崛起地”躍升。
打造“親山近水、宜居宜業”的山水之城。圍繞后河、后河兩岸老城區及河西新區、馱山、天馬山、河西后山“一河兩岸三山”,實施城市空間拓展、功能完善、環境整治、品質提升“四大工程”,增顏值、提氣質、添溫情,鞏固提升省級文明城市創建成果;拓展新建“1+1”城市組團,規劃新建一批微廣場、微停車場,延續城市文脈、傳承歷史記憶,著力打造“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山水之城,讓萬源成為“近悅遠來、聞者向往”的幸福圣地。
打造“步步勝景、全域畫屏”的文旅之廊。鞏固提升“天府旅游名縣”創建成果,同步實施景區提檔升級行動、文旅基礎補短行動、服務水平提質行動、全鏈深度融合行動“旅游攻堅四大行動”,深度挖掘紅色文化、民俗文化、生態康養資源等,對標5A級景區標準提升八臺山,做強龍潭河、黑寶山等景區,豐富旅游載體,鍛造完整鏈條,強化宣傳推介,形成“品萬源特味、購萬源特產、賞萬源特景”的文旅格局,不斷提升萬源文旅品牌傳播力、影響力和美譽度。力爭創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1個,再建4A級景區2個。(完)